蓝天白鹭写传奇 海西浩荡展新姿

作者:苏水良 郭振栋 沈子琨 高建生
———访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车尚轮

    海西发展日新月异,八闽儿女凝心聚力。虎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给福建人民带来了新春的第一声问候,全省上下为之振奋,企业民心为之鼓舞,如火如荼的海西建设再次掀起发展新高潮。
    先行是科学发展走在前,先试是深化改革走在前。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车尚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作为国内第一家自主经营的企业化航空公司,厦航牢牢把握国家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解放思想,将大机遇转化为大发展。以敢于突破、勇于超越的厦航精神,科学谋划厦航发展战略,努力争创厦航发展的新优势,突破厦航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厦门航空在福建航空运输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顺势而为促进厦航的创新、转型和跨越式发展,成为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强劲动力。
    2010年的春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不远万里、风尘仆仆来到福建,与福建人民共度新春佳节。正月初一,胡锦涛在厦门亲切看望和慰问奋战在海西建设一线的干部群众,接见了全国劳模、厦航女飞行员洪连珍。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厦航人。
    中国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这只起航于厦门、扎根在海西、腾飞在新世纪的“蓝天白鹭”,深切感受到一种激励和鞭策,一种信心和动力,一种责任和使命。
    1984年,厦门航空伴随着改革开放后厦门经济特区的设立应运而生,厦航25年的发展,是厦航上下智慧碰撞和不断实践凝聚的成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写照,是海西建设发展的最美缩影。
    25年来,厦门航空在安全、服务、效益上都取得突出的成绩,截至2009年底,厦航累计实现利润36.90亿元,连续23年盈利,公司向国家和地方缴纳各种税费总额达49亿元,年旅客运输量突破千万人次。
    厦航的迅猛发展,靠的是一种奉献精神,一种创新精神,一种忘我的拼搏精神。这些精神的沉淀,凝聚成厦航人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些精神的传承,推动厦航发展到一个又一个新高度。
    “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民航事业的重要贡献,厦航要在福建民航运输发展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的勉励令厦航人热血沸腾。
    海西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加快福建对外开放的步伐、搭好闽台交流交往的桥梁,厦航背负着海西先行者的崇高使命,任重而道远。对此,厦航总经理车尚轮用一句话道出了全体厦航人的心声:“厦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展自己,要利用方方面面的资源来发展自己,要再创发展新优势来壮大自己,努力成为海西腾飞更硬更强劲的翅膀。”
    “处非常之时,谋非常之事,尽非常之力,施非常之举,建非常之功,我们要以特别的精神状态,确保公司的发展战略得到全面落实。”这是车尚轮总经理在历史机遇面前对厦航全体员工提出的要求。正所谓发展看长远,考虑从大局,谋事靠胸怀。厦航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及时抓住机遇,调整战略发展方向,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开辟新航线,构架空中桥梁。当此海西发展被赋予里程碑意义的关键时刻,厦航,又开始了它新一轮跨越式征程——蓝天白鹭,直冲云天。 
 
新领导带来新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企业的任何一次变革首先应该是思想观念的革新。2009年4月17日,车尚轮出任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多年扎根民航的从业轨迹,使他对厦航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大发展需要大智慧,大思路需要大勇气,小发展是干出来的,大发展是想出来的,有时勇气比智慧更重要”,这是车尚轮常说的一句话。调任厦航总经理之后,车尚轮以大刀阔斧的改革举动和主动作为、敢作敢为的形象,带领厦航迈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面对外界对他履新后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的高度评价,这位厦航掌门人如此回应:“厦航已经走过了25年发展模式,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循旧规,走老路行不通。必须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冲破发展的瓶颈,才能再造活力新厦航。”
    车尚轮到厦航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努力协调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对外,主动加强与各级民航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沟通,取得多方理解支持;对内,深入飞行、机务、运控等一线部门进行调研,倾听员工们的心声,解决实际问题。内外和谐、凝心聚力为厦航的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厦航正处于谋新求变的转型期和继往开来的发展期”,车尚轮在很多场合都要求员工要对厦航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搞经营要算细账,谋发展要看长远”,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他先后组织召开两次厦航发展战略研讨会,推进修订厦航“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厦航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方向。
    2009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和定位作出了明确表述,同时还提出七大举措加快海西建设,凸显了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体地位。
    具备高度政治敏锐性的厦航领导班子迅速行动起来,在总经理车尚轮的带领下前往福州向福建省委省政府积极汇报工作。厦航人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契机。机遇面前,他们迫切感到厦航服务海西建设,服务两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明确指示:“福建的发展需要厦航,这是厦航的属性决定的,要不断增强厦航的综合竞争力,面对福建的发展形势,有实力才能满足需求;福建需要厦航在发展全局中发挥好作用,福建人喜欢厦航这个品牌,也相信厦航会越来越好。”
    传承“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厦航精神,厦航新一届领航者们大刀阔斧地进行创新改革,用科学管理保安全、靠开拓进取谋发展、向精细管理要效益;他们凭借时代赋予的非凡胆识,带领厦航人团结奋进,引领厦航在摸索中生存发展、在蓝天上搏击成长。
    2010年春节前后,借胡总书记来闽视察之东风,车尚轮总经理带领厦航经营班子积极推进和参与了两次“局省会谈”,国家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与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等领导共商福建航空运输发展大计,“局省”双方认真把握前所未有的海西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共同推进福建航空运输事业迈上新台阶,早日在福建形成区域性的航空运输中转枢纽,为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福建改革开放和两岸交流往来发挥重要作用。
    “局省会谈”还特别指出:要充分发挥厦门航空在福建航空运输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厦航要成为福建省航空运输事业未来发展中的主力军;厦门航空公司要围绕福建航空运输发展规划制定发展战略,包括省内外、国内外航线的开辟,合理配置航线航班资源,合理配置机型、发展资金等投入,使厦门航空能够真正成为海西航空运输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归根结底还要看你敢不敢迈出第一步,能不能走稳前三步,想不想去跑步前进”,这位开拓型的领导正带领着厦门航空跑步向前发展。“车轮滚滚跑得快”,这是厦航的员工对他们领航人幽默的形容,也是当前厦门航空的一个真实写照。
 
两岸情牵海峡新干线
 
    2010年1月6日,厦航台湾分公司正式成立,进一步扩大了在台湾的影响力。作为两岸直航的“先锋”航空公司、作为为两岸“三通”架设“天桥”的先行者,厦航成为万众瞩目的聚焦点。
    基于厦门特殊的地理位置,服务于两岸直航,服务于一水之隔的台湾同胞,也成了厦航义不容辞的使命。
    “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这是2010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厦门时的深情话语。
    自从2005年实现春节包机之后,厦航作为两岸同胞“常来常往”的积极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一直参与了春节包机、节日包机、周末包机和常态包机,从2005年执行第一次包机至今,厦航已承运超过16万人次的旅客往返两岸。
    近年来,随着两岸包机一次次的历史性突破,厦门航空也成为往来海峡两岸的知名品牌。两岸这个话题,更是伴随着厦航25年的重大机遇和历史商机一路推进。
    2008年12月16日,厦航在台湾成立办事处,成为首家在台湾设立办事处的大陆航空公司,“蓝天白鹭”在台湾打响了品牌。
    隔山隔水难隔情,血脉亲情一线牵。厦航正致力于打造海峡新干线,使之成为一条连接海峡两岸人民的亲情友情之桥、经贸合作之桥、文化交流之桥、观光旅游之桥。厦航还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多层次开发海峡旅游服务产品,为海西建设插上翱翔翅膀的同时,也为两岸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针对两岸航班,车尚轮总经理表示,厦航将充分利用航空优势,构建沟通两岸、服务两岸的前沿平台,形成两岸往来独具特色的海峡走廊。同时,航空、铁路、港口、机场、酒店、旅行社有机联动将形成临空经济发展效应,推动两岸经贸往来。
 
新快线奏鸣山海交响
 
    2010年3月5日,在国家民航局和福建省、厦门市、南平市及武夷山市的大力支持下,厦门航空正式开通厦门-武夷山空中旅游快线。如今,上午逛鼓浪屿,下午游武夷九曲,晚上品印象大红袍的“山海一日游”成为现实,广大游客获得最大的便捷和实惠,海西旅游经济实现产业升级,航空运输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这条空中快线是目前国内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专为国家级旅游度假景区架构的旅游空中快线;是整合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大龙头旅游城市资源、覆盖闽西和闽北山海旅游带、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航空快线。
    对构建这条空中旅游航线,厦航展示出很大的信心。
    车尚轮总经理表示:“厦航是成长于福建的航空运输企业,服务福建人民,发展福建经济,为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这条造福福建人民的海西空中旅游快线,我们一定要飞好,努力架构起省内外民航、铁路、公路、海运立体交通网络,为民众出行带来更大的便捷,为福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时代的发展契机为厦航掀开了翱翔的新篇章。立足东南、辐射全国,厦航不断拓展新营运基地,初步构建起沿海经济带向全国辐射的航线网络,逐步壮大。
    厦门是海西发展大平台的最前沿。根据这一新的、重要的发展机遇,厦航提出“做足福建保生存,拓展外部求发展”的目标。
    厦航首先通过加大从海西飞往北京、上海枢纽机场航线航班密度,对航线资源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将海西飞往中心省会城市的航班衔接起来,使原本单一孤立的航线,因为网络而升值。
    厦航杭州和天津分公司的设立,进一步使厦航实现着“立足华东、挺进华北;从立足福建省的航空公司向区域性航空公司的过渡,从单一基地的航空公司向多基地的航空公司过渡”的既定战略规划。
    近年来,厦航继续加大对杭州、长沙、天津、南昌等运营基地的运力投入,增加航线航班密度,拓展省外市场。同时,厦航力争2—3年内在厦门、福州、泉州、武夷山4个机场的客运市场份额分别达50%、60%、70%、80%的“5、6、7、8”的市场规划,努力把厦门、泉州、福州、武夷山四地建设成为内地往来台湾,及经台湾往来东南亚、东北亚和欧美的便捷中转通道和重要枢纽。
 
创新畅想金色未来
 
    蓝天白鹭凌云志,跨越海西铸辉煌。海西沃土哺育了厦航,海西的发展赋予“蓝天白鹭”继续腾飞的良机。
    厦航在“十一五”期间快速发展,机队规模迅速扩大,运量运力实现翻番,运送旅客将达1300万人次,在资产以及累计效益已实现双百亿的基础上,主营业务收入争创百亿元。
    在海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厦航担当起搭建福建、厦门与东南亚、东北亚之间空中桥梁的重任,继续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和发展书写更完美的答卷。
    改革创新,作为厦航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之一,被厦航人完美演绎。
    2009年,厦航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组织架构改革、服务体系创新、战略规划调整,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与改革,整合了资源、凝聚了人心、拓展了空间、夯实了品牌。对内,各种体制、机制不断革新,促进组织转型。通过探索,使飞行员真正走向市场化、职业化。而招收乘务员采取海选的办法,也是兼具创意和实效的新机制。这些创新之举,不仅有力服务了厦航战略转型,而且也极大提升了厦航的品牌形象。
    今天,穿越25个峥嵘岁月的厦航再一次挺立于历史新起点。
    厦航人用信心和实力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在既定“十一五”期间实现运力翻番和运量翻番目标的基础上,厦航将适度加快“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速度,实现运力翻番和运量翻番。“十二五”期末,厦航的机队规模将达到130架以上,年旅客运输量将超过2600万人次。
    展望未来,厦航人有理由保持乐观,因为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在变化中力争第一。他们一直在追逐成功,这种成功并不仅仅是意味着厦航今天的发展与壮大,更是明天的光荣与骄傲。(载2010年4月号,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P52—P56页)

新闻来源: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4-06 17:11:18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