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忠 让洋人隔洋兴叹

作者:陈斯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70年,丁志忠出生于泉州一个普通的回族家庭。高中毕业,丁志忠即投身商海,在父亲和别人合办的企业下属的北京公司,从事旅游运动鞋营销工作。1992年,年仅22岁的他出任公司总裁。位置变了、担子重了,丁志忠也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征程。然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旅游运动鞋厂几乎是靠着外国企业的加工订单生存,企业的业务稳定性极差,生产经营常常处于困境。面对当时严峻的市场环境,考验着丁志忠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前途,还有整个产业的命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丁志忠,大胆制定了“造自己的品牌,打下洋货,让洋人隔洋兴叹”的计划,以“安踏”作为公司产品的商标,开始了10年营造品牌的创业历程。
    品牌初创,丁志忠在安踏的形象广告和促销广告上大做文章,在国内第一个投巨资在央视上做起了品牌形象广告,他也由此得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丁志忠深知企业的生命源于质量。他上任后,即开展了“质量、款式、服务,让消费者‘我选择、我喜欢’”的活动,在公司设立质量技术中心,还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安踏)运动鞋技术中心。
    产了鞋,怎么销?丁志忠放弃了让许多人看来更稳妥的传统营销手段,开始尝试专卖专业销售的营销方式。安踏鞋的市场占有率由此逐年上升,2001年-2005年,连续5年全国排名第一。市场的成功,再一次验证了丁志忠的眼光。

与“对手”一起成长

    安踏创品牌、专卖专业销售的经营模式,很快被身边的“竞争者”复制。现在,每天在CCTV-5套黄金时段播放的形象广告,就有十几个是晋江的品牌。
    对此,丁志忠并不害怕,他甚至还经常为那些开办不久或企业产品销路不畅、效益不佳的鞋厂,谋思路、出点子,还主动让出公司计划投产的产品,给他们生产,并派出质管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支持他们。全国共有60多家鞋厂接受过安踏公司的帮助,这让“安踏”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尊重。
    在“安踏”的引领下,国内运动旅游鞋业渐渐崛起。近5年,国内旅游鞋商品市场综合占有率排在前7位的都是国内品牌,与nike、adidas等世界名牌形成有力抗衡,推动了中华民族制鞋工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实施名牌战略,托起中华民族制鞋工业的脊梁”的成功之路。

回馈社会责无旁贷

    10年来,安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缴税收近亿元,居全省制鞋行业之首。与此同时,丁志忠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社会。
    目前,安踏在全国的销售网络,为250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安踏先后捐助了4000万元,并斥资支持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第十三届亚运会、第四届城运会、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全运会、CBA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国排球联赛等众多大型赛事。最近,安踏又与中国篮球协会、青少年基金会共同举办了“CBA与我共成长”爱心活动,为贫困地区分别修建了50所安踏图书室和50所安踏体育室等。
    回馈社会是企业家责无旁贷的事——在丁志忠的内心深处,这条信念早已铭刻。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8-04-15 15:21:34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