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墨 打造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作者:苏水良 刘金国

———访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潘世墨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经过八十五年的风雨洗礼,厦大学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水平国内一流且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厦门大学更是日日有变化,年年上台阶。2005年学校以全优的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8月5日,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又共同签署了《继续重点共建厦门大学协议书》,三方明确将大幅度增加对厦门大学的投入,加快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步伐。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潘世墨。

国内一流水平

     厦门大学位于“世界花园城市”——厦门市,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美,被公认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令无数学子为之神往。潘世墨说,厦门大学不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同时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多年来学校始终以创建者——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为楷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不断积累先进的办学经验,丰富办学内涵,形成办学特色鲜明、极具集聚和幅射能力的国内一流大学。
    一流的大学必然就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据潘副校长介绍,近年来,学校围绕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打造了一支梯队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人才队伍。现在,厦门大学已有教授、副教授1329人,博士生导师458人,还有一批两院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和讲座教授等高级人才组成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正是这样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超群的人才力量,保证并推动着厦门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高素质的人才才会打造出高质量的教育和科研产品。潘世墨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质量建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例如,有11项教学成果获2005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位居全国高校前茅,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建设;2004年~2006年,共有15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孙世刚、沈明山教授还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厦门大学现有在校生35000余人,随着师资力量的不断加强,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提高,如今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已占在校生1/3以上,并有博士2千余人、海外留学生1千余人。潘世墨告诉记者,厦门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4万多本科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50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厦门大学知名度的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

国际影响广泛

    面向世界办教育,这也是厦大始终坚持的目标之一。据了解,厦门大学已与美、英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04年更是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等七所高校签订了“全球七校联盟”合作协议,如今该联盟又扩大为八所;而在对台交流方面,厦大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交流的重要高校。
    潘世墨介绍说,厦门大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正在不断提升,这固然与厦大本身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还应该得益于近年来学校扩大对外交流、加快国际化进程战略目标的实施。首先学校建立并完善了国际学术交流制度,根据国际学术标准打造国际水平的科研平台。如,“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基地所依托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主办计量经济学国际培训班;“海洋研究中心”平台协同联合国环境署、国家环保局、厦门市政府一起举办的“2005年国际海洋论坛”。这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其次就是推进“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与国际知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科学实验室,如“细胞生长与发育调控”平台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共建生命科学联合实验室;“嘉庚化学”平台建立“厦门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材料设计实验室”以及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及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共建“纳米化学与生物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等。其三就是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厦大已连续举办了“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国际经贸名人论坛”、“国际海洋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国际学术会议等十多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现在又成功申请并获准举办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和第17届国际磷化学会议。这样频繁又富有成效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不但有益于厦大品牌的传播,而且对于提升厦大的整体学术、科研水平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能力非凡

    创新才有生命力。据了解,近年来,厦门大学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激发全校的创新热情,形成科研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术论文质量不断提升、科研项目硕果累累、社会服务水平有效提高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目前,厦大拥有8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整体研究能力的快速提升,2005年科技部、教育部又正式批准厦大设立国家大学科技园;2006年,二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2006年有4篇论文在Nature和 Seience上发表。这些耀人的数据,充分显示了厦门大学非凡的科研能力。
    光辉的历史为厦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止于至善”的精神又激励着厦大更加“自强不息”。潘世墨最后说,厦门大学还在发展,而且要加快发展,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尽快实现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新闻来源:财富时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8-03-18 22:58:37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