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良医”

作者:郭振栋 郭超

———记厦门光亮颈肩腰腿痛医院院长郑光亮

      前言  厦门光亮颈肩腰腿痛医院是由8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集体创办的一所专科医院。现拥有面积约3000平方米,设有7个科室,90多名员工,其技术力量来自部队医疗专家团队,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骨伤专家13名。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特殊群体(军队离退休、转业和自主择业人员18名,其中10名享受厅级待遇,7名享受处级待遇,1名义务兵)。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创造了“五个第一” 、“三个突破” 、“特殊的医院文化”, 连续五年被评为 “厦门市文明单位和基层先进党支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导。
      郑光亮,厦门光亮颈肩腰腿痛医院院长,为民行医,行医为民,百姓赞誉,口碑载道,被人们誉为:“百姓的良医”,患者赞他“医术神奇”“医德高尚”。郑光亮原是一位军中名医,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放弃军中优厚待遇,敢字当头,年过半百他却选择了自主择业。创业之路崎岖,艰辛而且劳累,可他却说:“这是我的乐趣,这是我的事业,我过的很快乐!

      双手麻木8年,经多家大医院治疗不佳,却被他治好了;四肢关节僵硬疼痛10余年,吞下许多中西药收效甚微,也被他治好了;腰酸腿痛11年,看了150多位医生,吃了几吨的药,也在他手上治愈……。
      在120多场义诊中,在“老区献爱心”的千余公里行程里,在敬老院、贫困户、孤寡老人的堂前床边,皆能感到他那赤诚的医者之心。

读书从军  成就军中名医

      郑光亮出生在福建省大田县的一个山村里,因家庭贫困,童年生活十分辛酸,为改变命运,他选择了读书、从军之路。郑光亮只读了小学四年因文化大革命,他只读了小学四年级。1970年复学之后,他直接跳级到初中班。刚开始他读得十分吃力,幸好有位施能明老师无偿给他补课。在短短的两年里他成为班里学习尖子,先后担任学习委员、班长。施能明老师不光给他补课,还帮他交学费,而且还让他回生产队干活挣工分。这样半工半读郑光亮终于高中毕业了。
      毕业后,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关系,郑光亮不具备直接考大学的机会:当时必需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两到三年才能有机会推荐、保送。这时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离开这个穷山沟,参军是他唯一的选择。1974年底,郑光亮在大田县应征入伍,当了兵。三年后被提为排长。在服役期间他先后当过战士、饲养员、给养员、卫生员,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时刻没有忘记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他如愿以偿考上军校。在军校里他如饥似喝的学习医疗专业。为后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后,他先后在南平市立医院、武汉长江科技学院、北京军区总院、南京军区总院进修学习,开始研究和攻克“颈肩腰腿痛”顽症。他在闽北某山沟里一个部队医疗所当所长,一干就是十几个年头。1994年,郑光亮作为厦门某部医院人才而被引进,举家迁入,一干又是十几个年头;直到2004年他选择了自主择业,才结束了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
      说起自己从一个士兵慢慢成长为被人们称为“军中名医”的过程,他总是不会忘记自己当“小偷”的经历。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郑光亮在北京进修。听说有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专家有一门绝活,医术高明,声誉很高。他一心想拜他为师,可是该医生不收徒弟。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偷艺”。他先后三次以病人的身份挂该专家的号,亲身感受这位专家的 “独门绝活”,其目的非常明确,拜不成师,只好偷学。

年届五旬  选择艰辛创业

      2004年,年届五旬的郑光亮脱下军装,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他找到了另外七位志同道合的同事、战友,一起创办医院。为什么要放弃部队里的优厚待遇而去选择自主创业这条艰辛之路?郑光亮的回答似乎简单,但鸿鹄之志深藏于胸。他总觉得,当时因种种原因,在部队里无法施展自己才华;同时由于条件限制也无法开展对特殊病人的有效治疗,不少患者因疼痛疾病致贫、致穷、反贫。他为了更好的服务“颈腰腿痛”患者而毅然去攀那无限风光的“险峰”。
      谈起创办医院的经历,郑光亮首先用 “难字当头”来概括。因为当时缺资金、缺人才、缺关系、缺市场、缺……,还有合作伙伴意见分岐等问题,这让他一筹莫展。特别是去相关部门办事,有的部门没说不办,但一个礼拜要去跑好几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用自己的老脸去贴年轻人的冷屁股”;其次是“苦在其中”,因为医院是股份制民营医院,为了减少开支,很多东西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在筹办医院中,郑光亮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市长专线电话就立即记下。2005年1月14日,时任厦门市市长的张昌平接听市长专线电话时,郑光亮第一个打进。他并没有反映任何问题,只说自己是一名军转干部,正在厦门塘边筹办医院,借市长专线想邀请张市长参加医院开业典礼。张市长询问了医院的情况,并鼓励他把医院搞好,有什么困难找政府,“政府为你当后勤”。
      带着市长的关怀和嘱托,2005年2月,厦门光亮颈肩腰腿痛医院暨湖里塘边社区卫生服务站开业了。2005年10月28日,医院经厦门市卫生局验收合格并批准营业,医院正式运营,将医院和服务站一分为二。郑光亮更是一门心思扑在上面,连家都安在了医院一个3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一张简易的床、一个小卫生间、一个办公室,没有任何家具,这就是郑光亮的家。他把医院当做“家”,把医院当“孩子”呵护。

医术是金  更重无价医德

      经过五年的艰苦创业,郑光亮的名声越来越大,同时他的神经也绷得越来越紧,更加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他上午门诊,下午手术,晚上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在治疗颈椎病、顽固性头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等骨伤疾病有着自己独特的疗法,号称“郑氏疗法”、“叠加疗法”;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类疾病。他先后撰写、主编了《痛症的诊断与治疗》、《刀中刀疗法》、《实用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学》、《痛点的诊断与治疗》、《穴位经络健身操》等五部医疗专著,发明了多功能刀中刀疗法、多功能颈腰椎牵引椅、多功能颈腰枕三个专利。郑光亮研究的巨大疤痕溶解术获得军内科技成果奖,研究的牵引下脚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十分受人关注,先后发表论文70多篇。郑光亮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针多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超高浓度臭氧治疗椎间盘炎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今年54岁的福建南安人陈阿姨,因间歇性头痛、头晕、脸部肌肉抽跳、双手麻木8年,曾拟诊为“面肌痉挛”、“麦尼氏耳综合症”,先后在泉州、厦门、福州、上海、北京各大医院治疗,效果不佳,非常苦恼,尤其在客人面前很不自在,常常用手捂住自己的脸,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压力,在身体上造成很大的痛苦,不敢在公共场合露面,有时还有轻生的念头。去年9月,陈阿姨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光亮医院,没想到,经过二十多天治疗,全好了。陈阿姨害怕旧病复发,很疑惑地问郑院长:“以后会不会再复发?”郑院长肯定地说:“只要你坚持做颈椎操——金龟缩头和保暖,就不容易复发了。”
      而厦门同安的杨老太,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关节僵硬肿胀疼痛10多年,看了很多医生,也吃了好多中西药都无济于事,大小关节仍然僵硬、肿胀、畸形。杨老太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偶然听说起厦门光亮颈腰痛医院治疗这类疾病很有效。去年四月她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到光亮医院,经过三个月的综合治疗,奇迹终于出现了,她关节肿胀消了很多、疼痛几乎消失,关节活动功能大大改善了,杨老太很满意,其家人也很开心。他们逢人就说:“好医生、主人福”。
      像杨老太、陈阿姨这类的病人在光亮医院治好的数不胜数。在该院,经常可以看到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以及来自欧洲、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颈腰腿痛患者,他们均是慕名前来就诊,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因而成了光亮医院“义务宣传员”,使其蜚声海外。

服务百姓  热心公益事业

      “一心为民,服务社会”是光亮医院一贯的宗旨。医院创办五年来,参加了厦门马拉松锦标赛义诊、国际女子网球挑战赛义诊、红十字会义诊等大型义诊20余场,社区专场巡回义诊89场,共义诊120多场次,义诊患者达到10万多人次。还多次送医疗到军营,发放药品和免费治疗合计金额达100余万元;医院每年都对厦门塘边社区贫困人员、孤寡老人、敬老院进行慰问,为“留守儿童”、塘边社区贫困人员和灾区捐款几十万元,还长期定点帮扶塘边贫困户并与他们签订帮扶协议。医院不定期举办“送知识送健康”讲座近百场,免费普及市民颈腰椎疾病预防与保健知识;并免费举办“颈肩腰腿痛培训班”,来自全省乡村的基层医疗工作者60人获得结业证书。
      去年10月12日—23日,光亮医院受厦门市和龙岩市老科协的邀请,医院先后在闽西长汀、连城、上杭、永定4个县14个点,行程1361公里,开展了“老区感恩行,义诊献爱心”的大型义诊活动,得到广大老区人民的一致好评。不仅如此,光亮医院还向社会承诺对“六类人员”实行优惠:凡是70岁以上的老人和城乡特困人员、军警人员、下岗职工、因公致伤和致残人员、烈士的配偶和直系亲属、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人员,均可免挂号费和诊察费,手术费、检查费和护理费适当减免。五年来已为六类人员减免医疗费用约130余万元。
      郑光亮的义举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称赞此举是“为政府减负、为百姓造福”。最为高兴的,还是特区的群众和外来员工。他们不仅可以就近看病,还可以得到专家级的医疗服务。塘边社区居民高兴地说,以往到大医院看病,要排上半天队,现在好了,专家就在我们身边,看病不用愁了。
      由于郑光亮几十年如一日对医学的执著追求与辛勤努力,医院创造了“五个第一”:第一家自主择业、军人集体创办的颈肩腰腿痛专科医院,第一家提出“阶梯治疗法和叠加术”的医院,第一家提出对某种疾病实行“保治保修”的医院,第一家向社会承诺对“六类人员”实行优惠政策的医院,第一家提出专科专病专家团队免费定期会诊制度;三个突破:一是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新突破,如“多针多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二是对腰椎病的治疗有新突破,如“超高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炎”;三是全院技术骨干持股;特殊的医院文化:医德无价、医术是金”、“病人不满意就是我的错”、“人人学会打招呼”、“一切为了病人” 、“扶弱助残”、“公益事业常态化”等;厦门市文明单位和基层先进党支部:连续5年被厦门市、区评为“基层先进党支部”。连续四年被厦门市、区评为“厦门市文明单位”。 新闻媒体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以“八名军转干部和他们的医院”、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本色》栏目以“七叶一枝花”、厦门电视台二套以“自主择业军人与一所医院”、厦门电视台二套《党的生活》栏目以“妙手仁心”、厦视《新闻广场》以“光亮医院义诊绿色军营”、 厦视《新闻广场》—《光亮医院牢记宗旨奉献社会》多次专题报导了医院建设和发展情况。同时医院也成为了厦门市医疗IC卡定点单位、“全国颈肩腰腿痛临床教学科研基地”、“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研究会教学临床科研基地”、“南方颈肩腰腿痛微创治疗基地”、“北京汉章针刀研究院临床进修基地”、“全国脊柱微创治疗基地”。医院先后荣获了 “中国颈肩腰腿痛名医名院”、“中华骨伤科名院”、“福建省诚信经营示范单位”。
      郑光亮曾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20余次嘉奖,两次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获第七届“全国建设新农村十大杰出复转军人”、入选“感动厦门”十大人物侯选人;发表医学专著五本、论文70余篇,医学论文交流30篇;获“国家专利”三项、获“医疗成果奖”三项、获“18分部科技创新奖”一项;被南京军区评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南京军区181工程跨世纪人才”。郑光亮的行医事迹先后经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厦门电视台以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福建日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使之名扬八闽,获得社会的高度肯定。

新闻来源:财富海西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1-08-08 00:46:05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