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水中流 弄潮鹭岛

作者:苏水良

———访厦门南洋学院校长鲁加升

    人物名片:鲁加升,厦门南洋职业学院董事长、校长,中共党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副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国家著名的重点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留校后25岁即走上处级领导岗位,是八十年代国内最早提拔的年轻处级干部之一;后在航空工业部、国家科委的大型企业和自办企业工作多年,担任过多家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担任厦门市人才中心联合党支部书记;曾获国家航空工业部优秀教师、中国航空进出口公司优秀青年、陕西英才和优秀团干、厦门市十大杰出创业青年等荣誉称号;当选为全国团十二大代表,曾受到总书记、委员长、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近年来,被相关部门授予“中华爱国英才”、“新世纪中国改革人物”、“中国高校杰出校长”、“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30名人”等荣誉称号,被推选为“中国高中生最钦佩的民办大学校长”、“新时代中国改革之星”、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省教育厅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办公会成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聘为教育顾问,被《求学》杂志聘为资深顾问,被《中国民办教育》杂志聘为编委会副主任,被《21世纪教育》杂志聘为副理事长。曾先后在各级各类学术会议和刊物发表文章300余篇。

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鲁加升教授出身在农民之家,生于上世纪“大跃进”后期国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三个妹妹和三个弟弟,这可谓是一个大家庭。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大家庭的背景和他生长的年代,使他养成了成功人士一般所具有的锐利的眼光,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性格,果敢的决策和精细操作的个性特质。他在学生时代一直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和学生会主席等职。1979年考入国家重点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自动控制专业学习,由于德才兼备,表现突出,毕业时留校做学生工作。25岁时被学校提升为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最年轻的处级干部,确是年轻有为,前途远大。
    1989年,鲁加升离开西北工业大学来到福建省厦门经济特区,在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厦门公司和国家科委厦门技术创新联合公司等企业工作,先后担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总经理、执行董事等职务,还担任过厦门市政研会副秘书长等职务。1996年后他开始自己创业,先后任厦门天巢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和诺亚新方州文化发展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2000年9月,鲁加升与海内外十五位热心祖国教育事业的中青年学者(博士、教授)、企业家联合发起创办了全日制民办大学——厦门南洋专修学院,并任董事长兼院长,情有独钟地继续从事神圣的大学教育。早年,他大学毕业后,学非所用,做了令人羡慕的大学教育工作者;在仕途辉煌时,突然下海做企业领导和管理工作;在离开大学十年后,又创办一所自己的大学。有人说,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又有人说,鲁加升经商是为了掘取“第一桶金”,来实现自己办大学的伟大梦想;还有人说,鲁加升办学是感恩于天下父母,回报社会的一种义举。鲁加升生于困难时期,长在动乱岁月,工作于改革开放初期,创业于阳光灿烂的新世纪。他读中小学时,全靠姐姐的照顾和扶持。他读小学起就参加勤工俭学,吃了很多苦头,受过不少磨难,所有经历他永远不会忘记。正是这些不会忘却的记忆,促使他成全了自己的宿愿。他是白领,因为他曾经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重点大学的处长;他是学者,因为他有大学副教授的职称;他是企业家,因为当过多家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他是一个响当当的改革家,2003年与中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等同时被评为“新时代中国改革之星——25位最具改革理念的中国知识界、政界人物”;但他最值得人们称道的是一个教育家,他创办南洋学院,并打理得条理分明,短短几年,就使学校跻身“中国十大优秀民办大学”的行列。在鲁加升40多年的不平凡经历中,处处充满传奇色彩。

独特的办学理念

    “投身教育就是播种希望”,这是厦门南洋学院校长鲁加升的肺腑之言。
    “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为农村的有志青年提供一个命运转折的机会,为城镇的有志青年提供一个成长成才的希望。”这是南洋学院办学的最基本理念。
    为了使希望尽快变为现实,南洋学院首先从精神上感化学生,要求新生入学后首先要学会唱《国际歌》和《爱拼才会赢》。《国际歌》,让学生们记住“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教会了他们人生关键靠个“拼”字的道理。许多学生就是由此重拾失去的信心,在南洋开始人生新的征程。   
    希望是为每位孩子准备的。南洋学院有位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虽然有些科目学业成绩不佳,但老师发现他在网络、计算机方面很“厉害”,就注意引导他发挥专长。大三期间,这位学生到一家公司兼职,月收入即达到上万元。
    05级国际贸易专业的王磊同学,勇夺亚洲小姐总冠军桂冠。南洋学院为了让她能够顺利参加比赛,将她的学习时间做了调整。而且,针对她作为公众人物,有很多的公益活动和社会活动,学校专门为她调整了课程。06级英语专业学生吴捷,进校不到两年,已能说四国语言,获得了世界小姐上海赛区的冠军,被厦门市破例聘为“旅游形象大使”。还有厦门爱心大使张良建,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林婕……都出自南洋学院。
    为了希望的种子早点破土发芽,南洋学院不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学生,而且用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育人模式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希望的种子。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南洋学院很“时尚”,学校要求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要会外语、懂外事、懂外贸、懂外交礼仪、知晓国际形势;学生还要知识结构多元化,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走向社会可以从事多种岗位的工作。要造就这种符合时代潮流时尚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创新教育。
    南洋学院的教育不是刻板的,它有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多样化的师资结构。学院不仅聘请名牌大学的教授给学生主讲基础理论课,而且还邀请国内外一些企业的老总做兼职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林总,在讲会计学基础课时,把企业的帐本抱到课堂上,把会计学的理论与具体实际的案例相结合,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深受同学们的青睐。
    南洋学院的学生生活管理更是独具特色。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和“政工干部+班主任+生活指导员”的教育管理体制,为学生配备了一批专兼职高素质管理服务人员。学生生活指导员、宿舍管理员均为中共党员、部队专业干部和大学毕业生。
    为了将提出的“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的办学口号落到实处,鲁加升校长更是破天荒地将自己的两部手机每天24小时向师生开放,号码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向学生公布,坚持每天在食堂与学生一起就餐,这无疑为学生和老师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沟通平台,让学生在与师长、领导的和谐沟通中更健康地成长。
    南洋学院明确提出了打造“企业家的摇篮”的口号。在众多职业理想中,南洋学院的学生最有可能选择企业家,也最有可能成为企业家。南洋学院除了注重培养学生技能以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与创业意识。鲁加升校长还倡议董事会为学生设立了“百万创业基金”。

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
        
    桃李芬芳,誉满天下。多年来,厦门南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2005年至今,每年都有近千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南洋学院招聘人才。有时还因为现场场地限制,一些晚来的企业无法进场,只能抱憾返回。在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南洋学院毕业生却如此“俏销”,这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此,鲁加升校长感慨地说,南洋学院毕业生走俏到如此程度,真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这充分说明,南洋学院的办学理念不但与时代同步,而且抓住了市场脉搏和教育如何服务社会的大方向。
    抓住市场,这确实是南洋学院办学成功的关键。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专业设置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与市场对接,时尚而不跟风,传统但又有创新。例如,南洋学院经过充分调研和市场分析,认为电子商务专业是未来几年比较热门的专业,学生就业率有上升空间,许多学生一定会趋之若鹜。就这样,学校从 2000 年起就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最终该专业在各专业中脱颖而出,毕业生不但供不应求,而且收入排名全国第一。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的课程很实用,学生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的要求,企业就喜欢这样好用的人。
    抓住市场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南洋学院办学以来,一直坚持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从而为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南洋学院对毕业生的就业十分重视,学校虽然提倡节约,但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的相关投入却毫不吝啬,而且逐年增加。正是一切为学生就业着想的办学理念和努力,使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七年保持99%以上,学院的办学规模也奇迹般地扩张。   
    抓住市场是方向,而如何为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为此,南洋学院不断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从质量和特色入手,在良好的教学质量、培养质量和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突出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训练,为社会培养出有用、好用的人才。可以说,南洋学院针对生源特点所创立的激励式育人理念和施行的培养模式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激励式教育方法并不是南洋首创,但能真正成为校园文化核心部分并融入每位师生的心灵,而且一如既往地体现在师生的言行上,这并不容易。南洋学院的一部分学生都由于高考成绩没有达到预期值,刚入校时或多或少都有些失落感,情绪比较低落。现实无法回避,改变现实的唯一办法就是探寻超越现实的有效途径。“重树信心,放飞梦想。”南洋的创办者始终将这一理念贯穿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人生舞台无大小,永不放弃便成功”的思维理念和健康心态。许多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的南洋毕业生都向记者表示,短短数年的南洋生涯,就超越了多年的自卑,回归了人格应有的自尊。每人的心中都燃起一股创业的激情,渴望展示的舞台又不刻意选择舞台,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就业还能有什么困难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产品的认可由市场决定。如果原材料不是上等的,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那么,产品的制造者无疑高人一筹。
    南洋学院校长鲁加升自豪地说,为所有有志成才的青年提供舞台,这是南洋的选择;不断为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这是南洋始终不渝的目标。南洋学院将一如既往为莘辛学子创造一条条就业的康庄大道。南洋学院的出色表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南洋学院的招生咨询电话每天响个不停,学院网站每天的点击率年年创历史新高。
    跨进办学的第十个年头,厦门南洋学院已经拥有了占地近600亩的生态型、环保型、数字型的国内一流水平的新校园。走进校园,只见道路平坦,高楼林立,操场宽阔,湖水潋滟,绿茵如毯,鸟语花香,书声琅琅,万名南洋学子快乐健康地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校园里。学院早已从“专修学院”升格为国家统招普通高校;成为福建省首批对台合作培养人才试点高校。在国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各项举措扶持下,学校正努力提升内涵,打造品牌,朝着“特色鲜明、规模适度、质量优良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稳步推进。面对这一切,鲁加升充满信心地表示,学校计划用8---10年的时间建成国内著名、福建省一流的万人本科应用型大学,并争取拥有硕士点。
    希望在,梦就在。厦门南洋学院正朝着中国式“哈佛”大学方向奋进。(载2010年5月号,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P60—P64页)

新闻来源: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5-07 13:59:55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