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小强 打响福建汽车品牌不敢懈怠

作者:何祖谋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业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与挑战,也让福建汽车制造人感到空前的压力。
    在机遇与挑战中,廉小强于2009年1月走马上任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福汽集团”)董事长。他不敢一日懈怠,先是深入下属企业及部分经销商和零部件供应商调研,拜会国家有关主管部委领导,并与中华汽车、三菱汽车、戴姆勒集团等合作方行磋商,与国内汽车大集团等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洽谈,与著名汽车高校和产品研发机构密切接触。
    在此基础上,廉小强与集团决策层一起,根据国家出台“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立足自身特点,调整战略、寻求突破,给福汽集团发展重新定位,并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振兴计划。
    可喜的是,在廉小强的引领下,今年上半年福汽集团取得产销量同比增长近50%的业绩。其中,集团主要骨干企业东南汽车走出连续多年下滑的被动局面,生产汽车28547辆,销售汽车29654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8.9%和42.0%。

深化闽台合作促进汽车产业整体发展

    廉小强认为,要打响福建汽车品牌,就要加强闽台业界交流,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他介绍说,早在13年前,闽台双方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合资成立东南汽车,使之成为经国家批准的最大的海峡两岸汽车合资企业。如今,在闽台业界共同努力下,福州青口汽车城占地面积达600公顷,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有100多家,汽车城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00多亿元。东南汽车现拥有东南、三菱、克莱斯勒、道奇等四个品牌的11大系列产品。廉小强说,下一步,福汽集团将加快新产品开发,积极开展V4、V5等自主品牌车型的研发,计划下半年导入三菱GS等有竞争力的车型。 
    谈到两岸汽车产业的互补性,廉小强说,台湾的电子产业起步较早,技术经验比较丰富,在东南汽车车载系统中,台资企业的技术支持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台湾在多年的科技发展中形成车载通讯、电机、电子等方面优势领域,而祖国大陆在制造成本、人才、市场等方面与台湾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福建目前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7家,低速载货汽车生产企业6家,专用车生产企业17家,总成零部件企业400多家,形成以福州市“东南汽车”为龙头的轿车、轻型客车产业群,以厦门市“金龙”和“金旅”为龙头的大中型客车产业群,以龙岩市和三明市“新龙马”和“福建”商用车为龙头的客车、卡车、专用车和低速载货汽车产业群等。
    廉小强说,闽台两地应抓住这一特性,进一步深化合作,贴近最具潜力、最大的大陆市场,两岸在高科技和新产品研发上紧密分工协作,使两岸的优势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两岸产业的整体发展。

实施品牌带动5年力争拉动2000亿元

    廉小强说,未来五年,福汽集团将在深化闽台合作和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的政策资源,发挥汽车产品布局优势,加强与国内汽车研发机构合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真正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福建汽车产业集群。
    具体地说,将进一步发展轿车、轻微型客车、零部件和汽车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实施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双品牌双通路战略,要求三菱导入的新产品能够全球同步,不滞后于市场。同时,祖国大陆与台湾在研发上资源共享,分工负责,着力推动自主品牌的创新和发展。
    “福汽集团将以实施品牌和项目带动,提升两岸及国际合作企业的竞争力为核心。”廉小强说,未来五年,将启动东南汽车三期扩建和四期扩建,将年产能力提升到40万辆,并以发展自主品牌为主,快速做大规模,实现产能目标(其中自主品牌30万辆,三菱品牌10万辆);实现福建戴姆勒稳步扩张,年产能10万辆的目标;适时上马福建华擎发动机项目,实现年产12万台的目标。
    “福汽集团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将产销量提升到30万辆;五年后达到50万辆规模,产值625亿元,对上、下游相关产业直接拉动2000亿元以上,可直接或间接增加就业人数约10万人。”廉小强说。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9-15 10:43:37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