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这一侨乡如何打好“手中牌”?

作者:林盈 兰志飞
      近日,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福州热烈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打好新时代新“侨”牌。福建侨乡众多,各地何以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广泛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强大合力?福建省人大代表、古田县人民政府县长许锋就此接受专访。
      记者:许县长,在现场听了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感触?
      许锋:听了省政府工作报告,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不容易、不简单、很振奋。2024年,全省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下迎难而上,取得了多个全球和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让人十分振奋;二是有动力、有信心、很期待。报告描绘了2025年的发展蓝图,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准、暖心、催人奋进,必将指引全省上下奋勇争先、再上台阶。
      报告强调,要打好新时代新“侨牌”。“侨”是福建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资源,像我们古田这样的侨乡,更要勇当排头兵。立足新时代侨情的变化,采取实实在在的举措,巩固老一代侨胞情谊,进一步做好侨二代、侨三代联络联谊工作,把亲情血脉延续下去,为全省扩大高水平开放凝聚更多侨智侨力。
      记者: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古田县是“闽东第一侨乡”、福建十大重点侨乡。请您介绍一下,古田的侨情有哪些特别之处?
      许锋:“古田”二字,都可以拆成“十”和“口”两个字,所以也有古田“十口在内、十口在外”的说法,意思就是古田人,一半在古田,一半在海外,这就是古田最大的侨情。古田户籍人口现有42.5万,而旅外华侨华人有35万,再加上归侨、侨眷10万,侨胞人数占宁德75%以上,数量居全省第8,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欧美、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古田的华侨华人早期以从事种植、加工和商贸为主,如今,他们在政治、经济、科研等领域发光发热,还有不少身居要职,尤其在东南亚有不小影响力。古田华侨华人特别恋祖爱乡,他们在打拼事业的同时,不忘充当桥梁纽带,积极推动所在国与中国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工作,广泛吸引侨资侨智侨力。古田县在侨务工作方面做了哪些探索,有何经验做法?
      许锋: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个是建平台。我们搭建了县乡村三级侨联组织体系,与海外侨胞建立联络。全县共有14个乡镇侨联、10个村级侨联、112个村侨联联络小组,我们还是全国“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
      二是办活动。我们通过世界古田同乡恳亲会、海外侨胞故乡行、经贸出访、重要节日视频联谊会、定期与海外社团互派学生等各类联络联谊活动,密切宗亲关系,增进侨胞感情,促进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家乡、传承文化。2024年,我们共邀请4000多名海外侨胞回乡祭祖、观光旅游等,其中青少年1100多人。
      三是暖侨心。我们创新建立“合力护侨益”服务模式,凝聚各方力量,通过设立检侨驿站、侨胞权益保护法官工作室等方式,协调解决涉侨贸易、就业、上学、就医、产权纠纷等各类难题。
      记者:有句话说,“哪里有食用菌,哪里就有古田人”。走向世界的古田人多选择回乡兴业,这些侨智侨力在古田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许锋:古田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早期,勤劳的古田人带着食用菌走向全世界。他们秉承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精神艰苦创业,稍有积累后便积极回乡投资,兴学助教,热心公益。
      据不完全统计,古田华侨华人在县内捐资建设了225个社会公益项目,上世纪,古田大部分农村学校、公路都由华侨捐资兴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侨领颜清文与县政府合资建设的古谷水公路,打通了古田前往福州的通道,这是福建省第一个使用侨资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古田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侨资企业——福建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袋装银耳工厂化种植研发基地,年产银耳干品可达600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很多在外做小生意的华侨,他们生活勤俭,却愿倾囊助力家乡发展。古田能有今天,离不开侨胞们的鼎力相助。
      我们正在加快打造“世界银耳之都”,2024年12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银耳产业发展大会,努力将以古田银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推向世界。
      记者: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广泛凝聚侨心”。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古田将如何立足自身发展,打好新时代新“侨牌”?
      许锋:打好新时代新“侨牌”是一个时代命题。我们已经把它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提出将重塑古田人“下南洋”的“侨志”和卖菌菇“走四方”的闯劲,立足古田侨情实际,重点做好六篇文章。
      一是做好“侨情”文章。完善华侨华人数据库,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侨资企业、侨团库。
      二是做好“侨史”文章。传承保护侨文化,筹建新时代古田华侨文化展示馆,保护利用好侨厝侨居,加强侨史研究整理。
      三是做好“侨治”文章。制定出台推进华侨要素回流的专项政策文件,落实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侨领和侨企”工作机制,发挥古田护侨联席会议制度、“检侨驿站”和“侨权保护法官工作室”作用,提升侨务治理和服务水平。
      四是做好“侨联”文章。发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福建省华侨文化交流中心作用,办好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周、圆瑛大师与宗教中国化论坛等活动,筹办世界古田同乡恳亲会,架好“连心桥”。
      五是做好“侨贸”文章。加强侨务资源与产业融合,用好RCEP政策红利,谋划古田侨商创新企业园、东南亚进口商品商贸城,依托食用菌产业优势开拓清真素食市场,把古田产品带给世界,将世界商品带回古田。
      六是做好“侨助”文章。吸引华侨投身家乡建设发展和公益事业,打造“侨助共富”示范点,建设“乡村侨舍”品牌,培育“侨”文旅业态,助推乡村振兴。

新闻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25-01-17 10:35:45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