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干小吃从新时代飞出的福州老味道

作者:促进会采访组
      一个冬日清晨,我们踏入福州市区三坊七巷一家古色古香的店铺,点上一份拌面扁肉“情侣套餐”,以地道的“尚干小吃”开启新的一天。那扑鼻的花生酱香,伴随着鲜醇爽滑的汤汁,瞬间将我们的思绪牵引至童年时光。
      此刻,“尚干小吃”第四代掌门人郑炳春望着墙上一面面金色的牌匾,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不起眼的传统小吃门店,到如今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名小吃”“中华十佳餐饮连锁品牌”“福建省著名商标”“诚信经营先进单位”等众多殊荣,尚干品牌历经四代人近百年的传承与坚守,于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诚信与服务守住福州“名小吃”的老味道。

诚信筑基 坚守福州老味道

      “尚干小吃”作为福建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品类繁多,从拌面扁肉到鱼丸肉燕,从锅边元宵到牛滑线面……琳琅满目,风味多样。据史料记载,“尚干小吃”源于南宋官府家宴。南宋理宗年间,宗族先祖林津龙官至户部尚书干办,他荣归故里时,带回了尚书府官厨,举办千人宴来答谢乡亲。官府肴馔,工艺精细,色香俱全,乡亲们竞相学习制作,官府家宴的独特制作工艺及配方便在民间流传,进而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文化。
      1936年,“尚干小吃”第四代掌门人郑炳春的曾祖父郑文梅在福清创办“尚干小吃铺”,由于做工精细,味美价廉,生意异常红火。之后,郑炳春的祖父、父亲均继承家业。20世纪90年代末,福州的小吃业开始兴起,郑炳春决心顺应时代发展,将“尚干小吃”门店开到福州市区。2005年,装修讲究的“尚干小吃”店开业,整洁的环境,完备的设施,严选的产品,让店里时常座无虚席。
      “‘食’字由一个‘人’字加一个‘良’字组成,所以餐饮是要凭良心经营、凭诚信坚守的行业。”自从“尚干小吃”经营的接力棒交至郑炳春手中,他便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我所在家族四代传承坚守的本心,希望能够做好福州传统小吃的传承。”
      多年来,“尚干小吃”的经营恪守“干净、诚信”的信条,坚持将食材的品质放在第一位,严把产品质量关,宁可成本高一点,也要让顾客吃得放心。
      曾经有人建议,将“尚干小吃”门店里的瓶装蒜头酱用分装的调味盅替换,这样不仅能够重复利用还可以降低成本,但郑炳春坚决反对:“虽然这样能够节约部分成本,但品质会大打折扣。”也有“尚干小吃”门店长埋怨说:“店里都用这么好的材料,和别人的店对比我们的成本要高出许多,影响了门店利润。”郑炳春立马找到这位店长谈心:“顾客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现在花的是一些钱,讲的是诚信,赢得的是顾客的心,诚信比什么都重要。而且,客人多了生意自然就会更好。”知晓郑炳春的良苦用心后,门店长从心底里表示赞同。
      自公司化运营以来,“尚干小吃”所使用的原料、配方一直没有改变。“这里保留着福州老味道,拌面细腻筋道,扁肉皮薄馅厚,我吃得放心!”望着“尚干小吃”门店内显眼位置处粘贴着的进货单据、指定使用产品品牌以及“党员诚信店”“福州市文明诚信私营企业”等牌匾,有老食客由衷地感叹。
      作为全国商业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第六届福州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台江区个协洋中分会党支部书记,郑炳春不但致力于擦亮“尚干小吃”诚信金招牌,还时常组织支部党员企业家开展诚信经营经验交流活动。2017年,福州市持续开展“抓党建、带诚建、促发展”系列宣传与践行活动,这期间,郑炳春号召支部党员企业家积极参与其中,推动党员诚信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医院,形成了以党建促诚信,以诚信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创新逐浪 开辟小吃新航道

      生于20世纪70年代,郑炳春是看着红色电影、听着林祥谦故事长大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自小便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长大之后,郑炳春于创业初始阶段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8年2月,他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记得第一次面对鲜红的党旗宣誓,我庄严地举起右手,郑重地宣读誓词,更加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神圣使命。”郑炳春说。
      2012年,立志让尚干成为传统小吃“集大成者”的郑炳春抛开传统家庭式门店,创立了福州尚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始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他将党的领导融入到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决策中,党员在公司重要岗位任职,涉及生产加工、品牌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尚干小吃”向新而行。
      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尚干公司采用创新制作工艺,通过科学保鲜及干化等多种办法,保留福州老味道。“比如我们的拌面升级,就经历了从鲜面、半干面,再到干面的不断演变,随着拌面保质期的延长,突破了顾客‘只吃不带’的局限。”尚干公司负责采购的党员郑小敏表示,目前线上售卖的干面口感与尚干门店制作的几乎没有差别,甚至更加方便美味。除了传统的拌面、扁肉和鱼丸外,尚干公司还开发出土豆丸、香酥花生、蒜头酱等多个产品种类。
      只有不断创新,传统小吃才能具备顽强的生命力。2019年,面对传统小吃门店发展受限,零售触及营收增长天花板的新形势,尚干公司的党员骨干主动转变思路,创新经营。将拌面、扁肉、鱼丸、肉燕等福州特色小吃进行规模化生产包装,再结合“互联网+”的模式,开通天猫尚干旗舰店,让产品进驻永辉超市、朴朴等商超及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推广,把福州特色小吃配送到全国各地,弥补了外地游客与旅居他乡的福州人“吃不完,带不走”的遗憾。
      “为了方便顾客,我们推出‘伴手礼’的定制服务,对于各类特色小吃、线面、佛跳墙的半成品,顾客可以定制礼盒包装带走。”郑炳春称,希望通过这样的创新,让福州的小吃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几年来,“尚干小吃”还在清华大学食堂开设窗口,通过供应链配送,将工厂制作的产品配送至北京。北京大学的福州籍学子听闻能够在清华大学品尝到地道的家乡味,都激动不已,时不时到清华的食堂“串门”。此外,“尚干小吃”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产品出口至美国、澳大利亚,让更多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也能一解乡愁。
      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尚干小吃”门店迅速扩展。截至2024年,已有70余家“尚干小吃”连锁门店分布在福州市区的繁华街道,并在机场、火车站、旅游景点、高速服务区等城市窗口设有连锁门店,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

非遗申报  匠心传承谱新篇

      弘扬福州传统小吃文化,让小吃制作工艺永流传,是郑炳春心中的深切愿望。“他长期坚持整理家族小吃制作的历史资料,并积极筹备‘尚干小吃’制作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事宜。”福州市台江区宁化街道商会党支部书记唐明生介绍道,郑炳春还特邀文化专家及学者对“尚干小吃”制作工艺展开深入探究与评估,为申报工作提供专业而宝贵的建议。
      在郑炳春的引领下,“尚干小吃”全体员工团结一心,撰写申报材料,记录“尚干小吃”的历史渊源、当前状况、文化价值及保护规划;同时,精心制作视听资料,展现“尚干小吃”的精湛技艺与制作过程,持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2024年,“尚干小吃”荣膺全国第三批“中华老字号”殊荣,这一荣誉极大地振奋了士气。
      “福州传统小吃制作工艺距离成为非遗项目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同年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的陈秀荣感慨道。作为“尚干小吃”多家门店的店长及业务骨干,陈秀荣对公司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她说:“2012年,我从南平老家来到福州打工,是‘尚干小吃’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工作机会,让我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成长。十多年来,它就像我的另一个家,我深爱这个家,为它付出一切都值得!我相信,通过这次非遗申报工作,必将给公司带来长足的进步。”在郑炳春的影响下,陈秀荣于去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与同事们一道认真传承和创新“尚干小吃”的独特技艺,以实际行动支持非遗申报工作。
      “申报非遗不仅是为了保护家族的传统技艺,更是为了让这种珍贵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郑炳春说。在传统小吃文化重焕光彩的今天,“尚干小吃”全体员工坚守初心,步伐坚定地迈步向前。
      秉持“诚信为本、传承创新、共同发展、奉献社会”的经营理念,郑炳春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鼓励党员们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在台江区新港街道广大群众中流传着“无言的约定,坚守十多年”的一段佳话,说的就是台江区个协洋中分会党支部书记郑炳春带领支部全体党员二十年如一日,帮扶特困户七旬老人林依俤的两个身患重症肌无力残疾孩子的故事。2017年,尚干公司在宝龙连锁店设立了“党员诚信店便民服务点”,为过路的市民提供免费茶水和电动车充电服务。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间,郑炳春与尚干公司的员工们坚守工作岗位,给商超配送食品,为定西市安定区抗疫捐款,为台江区多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福州市援鄂医务人员家属送去抗疫慰问品。多年来,尚干公司及郑炳春个人在春风助学、捐资赈灾、扶贫助困、爱心助残等各项活动中捐款捐物近100万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新闻来源:福州市两新组织党建促进会采访组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25-01-15 19:26:19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