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社会责任 助力可持续发展

作者:海行
——福建海峡银行发布《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日前,福建海峡银行发布《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全面展示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服务经济发展、优化客户体验、践行绿色金融、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新成就和新亮点。《报告》充分体现了福建海峡银行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据了解,这是海峡银行第二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不仅扩大了该行的社会影响力,也树立了海峡银行受信赖、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福建海峡银行资产总额达1546.09 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超过900亿元(人民银行统计口径),贷款余额超过600亿元,各项指标均符合或优于监管要求。2016年,海峡银行营业收入35.78亿元,净利润7.89亿元,上交国家税收7.89亿元,连续多年荣膺“福建省纳税百强”,为地方财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有力支持了地方及国家的经济建设。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福建海峡银行董事长苏素华表示,福建海峡银行将坚守“两岸金融、市民金融、特色金融”战略定位,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优良的业绩、更加有效的作为,回馈客户、回馈股东、回馈社会,为实现“再上新台阶 建设新福建”“建设新福州 当好排头兵”作出新贡献,用金融美好促进社会更加美好。
    
责任管理  促进持续发展
    
    2016年,公司搭建“为股东谋利,让股东放心”为宗旨的股东家园俱乐部平台,进一步深化家园文化,执行了3季股东“海峡行”活动,搭建了股东微信群,以面对面活动,结合24小时无休在线,全面倾听“股东之声”,传递公司价值,传达本行“正能量”。当前,股东家园俱乐部正沿着“常态化、精品化、多样化”建设目标前进,“价值提升平台,构建股东交流平台,创新新型信披平台”定位逐渐清晰、明确。
    近年来,公司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控制公司运营风险、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举措,持续依据GRI(G4.0)和ISO26000标准要求,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沟通。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持续获得国际知名第三方审验机构——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独立鉴证。报告期内,公司在《当代金融家》杂志社、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五届金口碑中小银行评选颁奖典礼”上,荣获“2016年第五届中国中小银行评选活动”之“年度银行卓越董事会奖”及“金口碑特色银行奖”。
    
积极对接  服务经济发展
    
    海峡银行按照“做一家让公众信赖的好银行”的要求,坚守“两岸金融、市民金融、特色金融”战略定位,服务地方、服务小微、服务市民,与地方政府积极对接,主动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丰富“两岸金融”内涵,拓展国际金融服务。2016年,公司进一步丰富在岸和离岸结算、融资和担保业务,专门推出 “两岸通”“台融易”跨境融资产品,扩宽企业融资渠道,为境内外企业提供结算服务,年度新增代理行30家,境内外代理行数量达到249家,境内外企业结算业务量达86亿元人民币,外汇业务资质网点新增13家,全辖实现外汇业务资质覆盖率90%以上。
    坚守“特色金融”定位,实施差异化发展。首先,在助力海洋产业发展方面,海峡银行在产品端设计开发专属产品——“海福通”,涵盖远洋渔船从改造升级到销售等全产业链:在销售端搭建网络平台,在服务端成立水产产业联盟——海洋企业俱乐部,提供管家式、贴身式服务。海峡银行通过发起设立远洋渔业基金、合作推出助保金贷款、支持我国远洋捕捞行业、组建海洋企业俱乐部等重要举措,支持海洋产业发展。2016年海峡银行海洋产业信贷投放额26.13亿元,同比增长43%,支持海洋经济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1% 。在布局文化旅游特色产业方面,2016年公司对文化传媒行业整体执行适度支持政策,同时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为面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建设、旅游消费等产业链上下游优质服务商提供融资需求。截至2016年末文化产业贷款余额8.93亿元,支持旅游产业贷款余额6.37亿元。在金融惠及“三农”经济发展方面,海峡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加强农业产业金融规划、创新三农金融产品,推出涵盖小康贷、“两权”抵押贷、船舶贷等多个信贷产品,持续扩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2016年公司涉农贷款191.74亿元,共为765户客户提供了“三农”资金支持。支持“三农”网点机构数量达到30家,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为31.83%。
    开拓“市民金融”产品,全力践行普惠金融。2016年11月,公司与福州榕城一卡通有限公司合作发行的具备银行借记卡金融功能和公交地铁等小额支付领域应用的复合卡——众行卡正式推出,首家实现可在福州公交、地铁及全国79个互联互通城市公共交通刷卡乘坐,为市民交通出行提供便利。2016年海峡银行市民卡激活数量约55万张,信用卡发行量30527张,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贷款金额近5000万元。截至2016年末,公司小微企业授信余额达到453亿元,创历年新高;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8.08亿元,增速达到13.7%,高于公司各项贷款增速,小微客户数及小微贷款申贷获得率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全面完成监管“三个不低于”要求。
    
低碳环保 践行绿色金融
    
    2016年,福建省清流县东莹化工有限公司以有偿获得的排污权为抵押物,获得海峡银行三明分行贷款15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难题。这是全省首笔以排污权作为单一担保方式的贷款业务,对推进排污权金融服务和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据了解,根据银监会有关绿色信贷要求,海峡银行持续修订完善全行的绿色信贷政策,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及国家加强供给侧改革等要求,不断优化调整信贷结构,持续加大对节能环保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控制对“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过剩产能)行业的贷款投放,将有限的金融资源优先投入环保、低碳行业,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为福清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供2亿元的特许经营权抵押贷款,向长安污水处理厂提供9800万元的贷款,给予福州地铁公司3亿元的信贷支持,为“地铁族”量身定制“众行卡”……支持生态福建建设,海峡银行一直在行动。据统计,2016 年,海峡银行支持了5 个节能环保项目,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余额达6.36亿元,绿色信贷项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2%,高耗能企业贷款余额则同比降低12.42 %。 
    近年来,海峡银行始终秉持绿色信贷发展理念,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扶持绿色企业转型升级,不断集聚金融资源和优势,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努力让福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环境更美。
    
以人为本 携手员工成长
    
    自2016年起,海峡银行为员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计划和企业年金计划,构建科学合理、全方位、多元化的福利保障体系。补充医疗保险计划以员工本人为主体保障,员工家庭成员为补充保障,建立病内退、退休员工补充保障,并设定医疗基金补助计划。企业年金的设计与实施,是完善中高级管理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可在企业内部形成激励氛围,激发员工潜能,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优化公司的人才结构,吸引、保有、培养优秀人才,公司在强调职业发展规划的同时,积极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注重与公司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通过制定晋升计划、继任计划、引进计划并实施相应的培训项目,有效引导员工职业发展,以聚焦人才发展。
    
赤诚之心 履行社会责任
    
    永泰县丹云乡翠云村是我省的一个贫困乡村,在海峡银行的结对帮扶下,翠云村的村容村貌正发生巨大的变化,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脱贫。在我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海峡银行发挥银行优势,启动精准扶贫的普惠金融服务,利用“小康贷”等金融产品,为农民争取优惠利率的信贷资金,为精准扶贫提供金融保障。
    据了解,海峡银行从人民群众迫切需求入手,持续提升县域、农村的金融服务供给质量,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持续强化小微金融服务,补齐金融服务短板,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可得性。
    扎根本土、反哺桑梓。海峡银行长期坚持“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以赤诚之心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无论是扶危济困、捐资助学,还是精准扶贫,都能看到海峡银行真诚传递、奉献爱心的身影:开展全行“慈善一日捐”,筹集120万元善款,补充至“海峡银行慈善救助基金”;定向捐赠10万元善款,专门用于为革命老区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参加“‘为爱奔跑·母亲健康1+1’大型公益募捐活动”,捐赠3万元,救助“两癌”贫困母亲;向永泰灾区捐赠8万元,帮助灾后重建;捐赠电脑、桌椅、书籍,帮助闽侯大濑村建设农家书屋……据统计,2016年,海峡银行慈善公益的捐款额达184.5万元。
    不忘初心、积善成德。海峡银行始终关注社区和公众需求,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种公益、志愿者活动,帮助社区解决问题,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先后组织开展“三下乡惠民金融”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2016年,海峡银行志愿者活动时间达2160小时。海峡银行始终把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当作义不容辞的义务和使命,以赤诚之心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财富海西

加入日期:2017-06-28 10:43:35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