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冰雪月临扉

作者:厚垄山人
——记福建省养生学家、道医针灸传人张志荣
                     
    人物名片:张志荣,道号幽宏子,福建宁德人。早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后追随道教神霄派天乙门第十四代掌门玄雷子道长、终南山吕祖纯阳派罗先道人、峨眉派道医门乙真道人以及武当道医传承人通愚道长等,精研易学医道。多年来运用独特的针法灸法,治愈疑难杂症无数,医术精湛,却深具隐士之风,潜心向道,甘处江湖之远,随缘自牧,宁静致远。
    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到“乐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风月主人”,再到“问余何事栖霞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深谙易理与医道的张志荣,用他的硬实力和软智慧,从容不迫地诠释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的人生追求。
 
道教门庭  参悟阴阳 

    宁德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曾孕育出唐朝福建第一进士薛令之、宋代爱国主义诗人谢翱、明朝爱国将领刘中藻、清朝著名虎将甘国宝、中国佛教协会首位会长圆瑛等杰出人物。这一方神奇的土地,催生出一片鼎盛的人文。作为土生土长的宁德人,张志荣对宁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并不陌生,基本上能信手拈来,绘声绘色。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的他,自幼就喜欢游览素有“天下第一洞天”美誉的霍童山。作为佛道两教的圣地,霍童山自古流传“燧人氏造火”、“黄帝造霍”和“尧帝封太姥”的美丽传说。唐宋白玉蟾、本净、元表等许多著名道士高僧都曾慕名造访。
    也正是在霍童山这一座神奇的道教名山,张志荣初次接触了中国最古老的医学体系——道医学。
    他耳濡目染霍童山上的老道长采摘草药、治病救人的义举。老道长不拘一格、辨证施治的生动场景,使他深感道医学的神奇和精深。受老道长的影响,张志荣的学医兴趣日渐浓厚。他景仰并效法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孙思邈的“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李时珍的“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在老道长的敦敦教诲下,他刻苦钻研《老子》、《庄子》、《列子》、《抱朴子》、《周易参同契》等道教典籍,以及《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翼方》、《本草纲目》等古典医书,打下了扎实的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十分偏爱《老子》。他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宗总纲,更是道教的万经之祖。“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核心,“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学理论的机要。他也特别推崇《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篇章,注重整体观念,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些学说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医学  融会贯通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古老的中国,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先秦时期,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谁的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这样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人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若有所悟。
    这就是“良医治未病”的故事,丝毫无损扁鹊的千古威名,反而给后世提供了更多的人生启迪。
    对于道医学,自古就有“十道九医”的说法。道医古称大医。是教内宫观道士学者、教外道家学者以医宏教、以医传道、以医自济济人,自然演化出的一支隐世医学流派。早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就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深通养生学说的张志荣认为,道医学是一门科学,其理论主要包括“精、气、神理论”、“经络理论”、“脏腑理论”和“丹道理论”,以“精、气、神理论”最为突出。道医不仅注重治病,更注重养生。要先把五脏调平衡,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丹道修炼养生。养生就是对生命的滋养。道医的养生理论一方面涉及导致人体出现疾病状况的原因、机制及其过程;另一方面涉及消除导致人体疾病衰老死亡的原因,延缓和制止衰老死亡过程的方法及理论。其着眼点乃是立足于人体内在的“精气神”及其在宇宙气运构架中的关系。在道医者的眼里,健康与疾病两者同是生命活力的显现。疾病是生命的特殊表现方式,是生命的一个特殊状态。生命通过疾病与人体对话,警示人体及时收回外溢的能量自我调适,并通过疾病使生命层次在进化中不断提升。
    张志荣指出,道医学十分重视“不治已病治未病”。为医者要审查病机,勿失气宜。因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源于气,阴阳不调病气生,诊治始终离不开阴阳范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一方面,从阴阳之气的开、合、枢的调节入手,尊重人体自身的自治机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擎引之”,了解人体的五脏失衡,辨清经络的气血旺衰,把握人体的阴阳虚实,采用对症(或补或泻)的手法(针灸或砭石)刺激,调动人体的气机反应,冲开病灶,达到治病的目的。另一方面,从阴阳未分处下手,直接进行巧妙的调整,解除“先天不足”对健康状态的影响,使生命层次得到提升,这正是道医无为而治的精妙绝伦之处。
    张志荣举例,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当机体已发病时,应顺其自然,顺应症状,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当对方症状来势凶猛,不可硬抗,宜顺势而为,给症状能量找到一个出路,牵着病气走;同时不损害自身的平衡,应积蓄自身的能量。当对方的势能穷尽时,可加把力,一举把病气赶出体外。比如发烧发热,不妨再加把火,把内热通过毛孔随汗透出,高烧立退,不仅保持自身平衡,而且也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长期不易复发。
 
时空养生  悉得真传 

    在福建,真正精通《针灸铜人经》、《针灸甲乙经》的行医者并不多见,张志荣可称得上是一位行家。但是,知晓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张志荣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不间断地到白云深处拜师。承蒙上天垂青,在他的针灸学艺路上,遇见了一位对他日后影响很大的师父。这位师父便是全国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养生文化研究中心时空养生研究室主任张伟杰教授。张伟杰教授鲜为人知的身份是道教神霄派天乙门第十四代掌门、天人合一时空针灸理论的首创者。
    在张伟杰先生的首批弟子中,领悟力强而又勤学好问的张志荣备受器重,有幸被收为神霄派天乙门第十五代血传入室弟子,并被寄予厚望。幽宏子便是师父精心为其取的道号。
    “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地球上的生物体的生理活动,人的病理变化之所以有昼夜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与我们的生态环境、地球以及和地球相关的日月星辰的运动周期有关。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和宇宙可以通过很多的途径来维持息息相关的联系,人在天地间,接收天地的能量,把天地当作一个炼丹炉,把人体当作一个丹来修炼。人生活在一个多维的时空。过去、现在、未来,斗转星移日月的运转,本身就是时间;心、肝、脾、肺、肾,骨骼、肌肉、经络、气血,本身就是空间。空间与时间纵横交错,张弛有度,无根无极,万法自然,构成了“时空养生”的理论雏形。
    以天体运化为本源、气化为根基、盛微为核心,以合化为枢,互化为机,天人合发,人与道合,根据人体体质寒热、脏腑强弱、气血胜衰的变化,结合时间、方位与个体的灵气流注推演出发病真源,帮助打通奇经八脉大小周天,开启玄关激发潜能并治病养生,这些是神霄派天乙门首创的天人合一时空针灸的重要理论。实践证明,通过天乙针灸的治疗,可有效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内外兼治,达到祛病养生的功效。天乙神针中的金针渡穴、八法神针、术数神针、推宫换血、五运六气气化针法、连山古易针法、奇门通玄针法、紫薇针法等,对失眠、心脏病、更年期综合症、妇科病、老年病、风湿、痛风、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亚健康等多种病症,均有显著的疗效。天乙神针以医立世、以针演道、济世救人,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定为重点推广的针灸项目。 
师徒风云际遇,张志荣求知若渴,张伟杰倾囊相授。
    “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赤凤迎源、苍龟探穴”等复式手法,“提插、捻转、迎随、飞、弹、怒、震、摇、摆、揣、捣”等简式手法,张志荣无不得心应手。此外,他还善于总结各家精髓,灵活创新,将天乙门内秘传的独孤九式、乌龙绞柱等手法,融合道门多家之所长,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独创紫薇八法、气化飞腾等针法,在临症中已进入了法无定法、万法归宗、穴无死穴、圆机活法、手中无穴、心中有穴、以不变应万变之针道妙境。
    合孙思邈尝言:“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措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诚然,医乃仁术,为医者当以救人为己任,不论贫富贵贱,皆当一视同仁,不应以钱财为目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恩师们的教诲,张志荣从学医伊起,便谨记奉行。难能可贵的是,他虽师学多门,却从不偏执,没有门户之见,并能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他艺高胆大,深挖症结,细究病理,行医廿载,用纯熟的针灸手法,成功治愈痿(肌肉萎缩)、瘫(全身瘫痪)、麻(无知觉)、痹(风湿、痛风等关节病变)等疑难杂症无数,用生动的实践事实一再证明中国针灸理论的伟大与神奇。
    著名的武术技击家、武术思想家李小龙曾这样形容他所创立的截拳道,“截拳道是无任何形式的,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因其是无派别的,亦可适于任何派别。截拳道能运用各门各法,不为任何限制所限,它善用一切技巧,而一切手段均为其所用。”
    其实,针灸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时代在呼唤也在孕育针灸的集大成者。而真正一流的高手,却不一定高居庙堂,往往可能就在那并不起眼的民间草野上。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微斯人,吾谁与归?

新闻来源:财富海西杂志社

责任编辑:闽水

加入日期:2014-11-29 12:42:12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