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水良聘为福州北禅寺重建委员会特邀顾问

作者:财富海西网编辑部


福州北禅古寺简介:

      北禅寺为古时福州府著名的四大禅寺之一,位于五凤山之麓,左海北滨。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寺始建于晚唐僖宗年间(大约公元862年——公元888年),因以地理方位命名,故称为北禅寺。清代姚循义《西湖志》说:“郡(福州)四门各有禅寺,独北禅在湖滨。”属于佛教禅宗的临济宗雪峰义存禅师法脉。
     
南宋初期,抗金名将李纲被罢丞相一职,闲居福州时,曾发起主持重建工程,一度香火兴盛之极!此后毁于兵燹火难之无常。至明初叶,元了祖师发心光复古道场,至今寺院里还保存了一块该祖师的寿域之碑!(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明谢肇淛《游北禅寺怀忠定公》诗:“莫言章奏竟无功,俎豆衣冠拜钜公。管乐才猷堪匹敌,岳韩肝胆共孤忠。谁知北狩遗长恨,空使南荒励匪躬。我向禅堂奠杯酒,涛声仿佛咽松风。”充分说明了李钢和北禅寺深刻的历史渊源!
     
此后历史兴毁不一,一直到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郡人郑开极不忍历史古刹湮灭于瓦砾中,发起重建大功德事,特意礼请当时鼓山高僧元贤禅师住持。香火鼎盛之时,据载:常住僧人达五百之众。文革之中,寺院及所属土地皆被占用。
     
宗教政策开放以来,政府归还了一部分寺院建筑于佛教,由僧众及信徒发心恢复,历二十年间,修修补补至今。然庙宇殿堂雨水浸蚀严重,梁柱椽檐皆被白蚁蛀空,每遇风雨无晦之际,上有柱倒梁倾之忧患,下有水乡泽国之现状。自2006年法贤法师入主本寺以来,矢志于古寺重建,翼望千年名刹重新庄严于福州之境!因此多年来,组建筹委会,四处考察古寺的建筑风格及样式,结合目前本寺的地理环境,重新规划了纯唐式木结构为主体建筑风格,修建一座典型的唐风寺院建筑宝典,不仅为佛教建一座有价值的丛林模式,更是给后来者留下一座历史价值的建筑丰碑!
     
重建后的北禅寺格局将划分为两个部分:佛教殿堂修行区及行政综合管理区:
     
第一部分:舍利阁,藏经阁,佛教艺术馆,斋堂及僧众共修区。为一座七层综合楼建筑:地下一层为信众在佛菩萨诞辰日公共用斋区,地面第一层为斋堂及客堂,用于办公接待及膳食,二三四五层为僧众寮房。六层为佛教艺术馆,用以收藏佛教工艺及名家佛教题材书画作品陈列。七层为舍利阁及藏经阁,中间供奉佛陀真身血舍利,四周陈列佛教三藏法宝。
     
第二部分:寺院主体建筑:修建在目前的主体中轴线上,在原地基抬高5米地面上,切成一座大型的长方形须弥座,寓意在天龙八部的大力拥护中,重建了北禅寺。须弥座的地下空间修建成两层地下空间,负一层为大型法会活动区,负二层为寺院杂物储藏间及车库,、便于进香信众的车子停放。
     
在须弥座上,依次修建山门,天王殿,左右钟鼓楼,大雄宝殿,观音阁
     
1、山门:采取阿育王三面狮子直立像石柱分立折合复式丹陛两边为山门。
     
2、天王殿:为面阔三开间,进深为一开间半,三段式(台基,殿身,殿顶),单拱一跳四铺作,一明间二梢间,双檐出夏包间歇山殿顶。殿身建筑需实木大圆柱(直径约50公分)16根,供养弥勒、四天王等菩萨。
     
3、钟鼓楼:为攒尖顶四角型建筑,钟鼓在佛教寺院有着特殊的代表意义,晨钟暮鼓不仅是智慧的象征,更能启迪着我们身心的净化,警惕着三业的蠲除。
     
4、大雄宝殿:面阔五开间,进深三开间,三段式,重拱二跳五铺作,一明间二次间二梢间,单檐庑殿顶。殿身建筑所需实木大圆柱(直径60公分)26根,用于供奉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5、观音阁:面阔五开间,进深三开间,三段式,单拱重檐歇山顶。殿身建筑所需实木大圆柱28根(直径50公分),内供紫铜观音菩萨站相高达约11米。

     
北禅古寺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铜盘台后13号(邮编 350003)

新闻来源:财富海西网

责任编辑:财富海西网编辑部

加入日期:2013-10-09 16:28:52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