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菁 谱写完美人生 探求永无止境

作者:谭倩倩 钟泉
——访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教授

    人物档案:苏文菁,女,现任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政协福建省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第九届执委,福建省海外妇女联谊会常务理事,教授,研究生导师。苏文菁教授1962年出生,1998年福建师大中文系研究生毕业,1990年始于福建师大任教。19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学位,2005年3月至2006年7月为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系访问学者,后任讲座教授。2007年下半年开始带头组建福州大学闽商研究院。 
    主要的研究范围:比较文学、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浪漫主义理论研究、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学批判、礼仪社会学研究。2000年10月系列论文"华兹华斯诗学研究"获福建省第四届社科优秀三等奖,2001年8月,专著《华兹华斯诗学》获全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二届优秀专著奖。2003年承担“英国前期浪漫主义诗学研究”项目。
    主编全国性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参编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世界文学简史》,参与福建八五重点社科课题《福建社科志?文学卷》编写,独立撰写“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部分”。06年访学回国后,致力于福建区域文化研究,先后发表了《论福建海洋文化的独特性》、《闽在海中:福建的地域、族群、时代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发展与区域文化研究:以闽文化为例》等文章,并出版专著《福建:海洋文明发源地》。其个人传略被列入《中国教育专家名典》和《世界华人文化艺术界名人录》。
    1979年,她进入福建师范大学专修中文专业,成为“新三届”中的应届生。1983年,她作为四年的全优生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成为福建师大最年轻的留校教师。1988年,她开始在职攻读中文系研究生。1998年,她如愿获得北师大文艺学博士学位。34岁时,她晋升副教授,38岁时,她成为师大最年轻的教授。而后她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了访问研究,并在该校授课。仅仅46岁,她已经品尝了常人憧憬的圆满一生,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2008年,她撰写的《福建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发源地》获得出版,实现了她向闽商文化方向的完美转身。她就是福州大学闽商研究院的开办者、闽商研究院院长苏文菁教授。

顺畅求学路,感恩改革开放

    提到新三届,也许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上山下乡的老一辈,他们历经文革动荡,生活维艰,然后恰逢千载机遇,走入学术殿堂。但苏教授在中学毕业后刚好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她顺利的通过了高考,进入了福建师范大学。对此苏教授不无侥幸地说“如果我的年龄再早五岁或十岁,我也必须跟我的同学一样上山下乡,但我赶上了好时代。”
    文革前中国没有学位授予资格,80年代开始恢复学位,苏教授因此有幸获得了学士学位。然后读研读博,当国家开始用公费送有一定成就的中青年领头人出国的时候,她也借此机会出了国。回忆这段学习历程,苏教授感慨地说:“我应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非常大的一个受益者,共和国一波一波的改革开放浪潮我刚好都赶上了。”
    苏教授在83年留校后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英语进修,这也是她的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机遇。师大在前两届毕业生中已经留下很多学生到中文系各个教研室任教,唯独外国文学教研室不知该如何留用。系主任踌躇之余,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在中文系留下年轻的老师到外语系进修。语言就是工具,这是苏教授对外语的理解。但正是这个工具帮助苏教授在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方面斩获卓越成就。
    在谈及苏教授是如何被分配到教师这个职位上时,她自信的说:“因为我当时学习成绩太好了”。然后她还向我们传授了她学习的秘诀,“在206个人的大班上课,我从来都是坐在第一排,所以不管后面人做了什么我永远都不知道。但是上课45分钟我都听地非常认真,每一门学科的知识我都接受了。下课做什么?下课就泡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书”。这也难怪苏老师四年都是全优生,甚至连很难通过的体育课都是免修。
    苏教授就这样教书学习交替而行,虽然是龃龉前行,但也算一帆风顺。在他们那个年代几乎没有多少选择的机会,他们不能爱一行干一行,但苏教授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她不仅热爱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并极尽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中西皆任教,感受教育殊异

    在问及国内与国外文化和教育的差异时,苏教授满面忧虑的说差异非常大,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美国的年轻人非常注重专业技能的获得。她解释到,国外中小学是比较随意的,小孩子根本不把课本带回家,也少有作业。那么他们从小就玩,大学是不是也很散漫呢。然而绝非如此。中学教育对他们是免费的,但大学都是自费的,而且费用相当昂贵。在学校的每一天对他们来说就是在“烧钱”,由此学习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苏教授赞叹的说:“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是我在国内的大学里从来没有见过的。”
    接着苏教授指出了中国教育体系与国外相比存在的缺陷。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从国外借鉴来的,但我们只借来了人家的一半。在美国,大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分为两部分:上课时间和办公室时间。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他们存在着众多的疑惑,需要老师来解答。在办公室时间里,老师就是处理这部分工作的。可是在中国大学里却产生了老师是否需要办公室的探究式争论。在国内老师准时来授课,课堂结束了老师的工作也就此完成了,要办公室何用?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可是这项任务在中国却由教师和辅导员分开承担着。专业课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断掉了,他们的距离也随之增加了。其次,中国的专业设置落后于社会的需求,以至于现在大学生和社会严重脱节。中国过去最膨胀的体制有两个:公务员和教师。时至今日,我们愈来愈发现大学生的毕业去向只剩下这两种定位。“但是什么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呢?是民营企业,是经济活动。而我们的大学却没有教会学生怎么去看清社会,去看清社会的变化与需求”,苏教授直言不讳的说。
     说到与时俱进,苏教授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能是培养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和思想家。大学生应该用自己的思维来组构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要做工匠,只是简单的复制别人的东西;我们要做思想家,要有自己的创新。” 同时苏教授倡导我们努力维护自己想要的生活,维护自己拥戴的思想,也包括维护我们拥戴思想的占用者。她希望我们能够像追捧明星一样追捧有思想的老师。

另眼看婚恋,转变女性观念

    困扰高学历女性的一个历史话题就是婚恋问题。根据美国人发现的“A男配B女定理”,把男女分为ABCD四个等级,由于男人天生的虚荣性,A等男一般不会追求和自己同样出色的A等女,而是退一步找自己容易掌控的B等女,由此类推,最后导致A女难以下嫁,或屈尊于D男。
    苏教授对女性主义颇有研究,她一口否定了我们的担忧。她笑着给我们解释说:“你们要达到A女的程度还是很难的,是需要阅历与经验的。按照我对人的观察要成为A女至少要到35岁以后。但是35岁以前,估计一般女生也都嫁出去了吧。”
    苏教授并由此谈了自己对婚姻的见解。这是社会价值观念左右女性的婚恋观,中国女性至今仍以传统的、小农经济的身份来定位自己。她提出女性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划,不能只拘泥于把自己嫁出去。“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的事情对你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新婚姻法明确规定男女双方完全自愿是结婚具备的条件之一,这改变了旧婚姻法以感情为婚姻标准的呆板教条。自觉自愿就是结婚的条件,这与感情毫无瓜葛。苏教授进一步例证说,“自觉自愿可以是交换,事实上也是这么回事。交换的不仅是家庭关系,包括个人的财富、外貌也是筹码之一。如果是感情的东西为什么还要用华丽的程序把两个人固定在一起生存呢?” 但同时苏教授并不反对学生恋爱,她认为,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出嫁就像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中学到大学,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经历,不需要恐惧。她常常告诫她的学生:“你千万不要在考试的时候给我说你因为谈恋爱而没考好。如果因为谈恋爱而考不好,我认为你是一个很没能力的人,你的生活父母亲已经帮你侍候好了,你不就读读书,再谈谈恋爱,连这种事情都应付不过来,那你将来怎么为人父为人母,你将来还是人的儿子人的女儿,还是单位的职业者,这么多角色你如何进行?”

学成报家乡,探究闽商文化

    博士毕业回来以后,苏教授开始着手做一些福建区域性的研究。她说以前都是做比较文学研究,回到福建就觉得应该做一些家乡的东西,于是申报了一个省级课题《闽籍作家与外国文学》。为了寻找二者之间的关系,苏教授查看了很多闽籍区域性的资料,并由此将她引向了闽商研究。虽然看起来,这样的研究转向有些跨幅度,但是苏教授说,平常在对比较文学的大量文献研究中,也给了她莫大的帮助。可以说,她的海洋文明和闽商文化的研究其实在很早就涉及了。
    福建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福建海洋文化的冒险与开放;而闽商正是海洋文化的最完美实践者。在谈到当代福建被边缘化时,苏教授深刻的剖析到,“边缘化首先是文化的边缘化。从明清两代开始,中国传统社会就将海洋文化描绘的像洪水猛兽一样”。文化建构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它将福建商人扭曲记载,而我们仍把这些歪曲的地方当成正常的知识予以接受。直到现在教育体系对商人的理解依然是唯利是图、为富不仁。这就使我们在文化上对自己定位不准。“今天的福建人之所以看不起自己,是因为福建农业产量不高,我们不是什么鱼米之乡。但你想想福建人的足迹遍布多少地方,现在人吃的地瓜、土豆,抽的香烟,都是福建人通过海洋贸易从世界各地带来的。把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怎么会知道自己的长出在哪里?”
    在谈到福建经济的边缘化时,我们问到,“应该怎样利用福建自身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苏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答,“首先是统治者的决策思维,这是最容易很快改变一个区域外貌的办法。其次是教育,把福建文化建构到大学知识体系中,这样可以改变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第三是在大众层面,让经商成为民众自觉的选择”。苏教授继续说道:“其实这不仅是福建本身的问题,还是中国如何转型的问题,这要与今天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当开放的门户越来越多的时候,当改革越来越彻底的时候,福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同时她指出,福建海洋文化可以为中华民族的改革开放构建一种内在的动力。
    在历代人的眼中,商人粗俗、没文化,可是正如乔致庸的儒商文化,商业和文化也是不合而谋的。而我们需要一种全球性的眼光,,将文化、政治和经济紧密连接起来。

构建校园文化,教导今日学子

     《福建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中阐述了“海洋精神”:我不安于现状,我要过的更好。其实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对世界的认知上都有着更广的扩展需求,但我们却往往受阻于环境和惰性,然后渐渐地安于现状了。很多人是容易被环境改变的,因此苏教授号召学生干部要有些奉献精神,学生群体里要多一些热心的领头人。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些乐趣,组织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学术活动,请大家拥护的老师和大家做交流,千万不要让自己工匠化。 苏教授解读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力量首先就得改变你的生存状况,生存状况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外在的物质的状况,另一个是心灵的状况。如果一个大学生、研究生不能用自己的智慧规避人生中的漩涡,不能帮你活得更好,那你今天的投资还有意义吗?”
     最后苏教授向我们道出了她曾经信奉的一句话,希望对我们有所启迪。“把自己的思想留在空中,但要低着头在人间认真走路”。我们既要实实在在的处理好每天繁琐的事情,但也要有自己的理想,能高瞻远瞩,甚至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新闻来源:福州大学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3-07-03 12:07:23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