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嘉庚精神立校 诚毅品格树人

作者:吴在平 陈振星
  90多年前,陈嘉庚先生策杖巡视集美学校建设工地时,极目四望,凝神良久,他为那片沉睡的大地勾画了一幅宏伟蓝图:“故今日计划集美全部,宜以大学规模宏伟之气象……”如今,他的遗愿成真,宏图在目,从陈嘉庚先生始创至今有着93年办学历史的集美大学,特别是1999年实现实质性合并后,学校已经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它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是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校董会为办好集大献计出力

    10月28日,集美大学校园将迎来众多的海内外校董,第四届校董会第二次常务校董会议将隆重召开。海内外校董们再次汇聚一堂,共商集美大学发展大计,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为集美大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2011年10月20日视察集美大学指出的那样,集美大学是陈嘉庚先生所创办的学校,陈嘉庚先生开创了侨资援助国内办学的先河,倾注自己全部的资产创办学校,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他的这种壮举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海内外树立了兴办教育的一代新风。1996年9月,在陈嘉庚爱国精神这面大旗的感召下,在各级领导、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集美大学成立了校董会。福建省历任省长均担任校董会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曾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至今仍然担任着校董会顾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都曾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弘扬嘉庚精神,办好集美大学”,是校董会的宗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是广大校董的心愿。每年一次的校董会全体会议或常务校董会议,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厦门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均到会,给予集美大学改革与发展直接的关怀与指导。众多领导、热心人士和企业家共聚集美大学校董会,共商集美大学改革与发展大计,成为了办好集美大学的一个独特优势。在筹资办学方面,校董会从资金上大力支持集美大学发展,自成立以来,为集美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筹集到的资金已超过3.5亿元,这些资金部分用于设立奖教奖学或助学金,部分用于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校董们以弘扬嘉庚精神、以支持办好集美大学为己任,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不断影响自己身边的人,有的推荐自己的朋友加入校董会,有的带着自己的第二代、第三代加入校董会。实践证明,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已成为凝聚海内外校董、校友和各界社会贤达的一面旗帜,充分体现了嘉庚精神的强大感召力。广大校董、校友对学校的无私支持,不仅给广大师生以极大的鼓舞,而且成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嘉庚精神是集大发展的不竭源泉

    集美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长期以来都得到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1994年10月20日,由集美学村原五所院校合并组建的集美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校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时任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为集美大学校牌揭幕。200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为集美大学陈嘉庚先生铜像揭幕。200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视察集美大学,称赞集美大学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201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视察集美大学时充分肯定学校没有辜负陈嘉庚老先生生前的遗愿,把学校办得很好。
    十二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1999年实质性合并时学生人数为8750人,到2010年达到25000多人。 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学科建设方面,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4年4个专业开始招生,实现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现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56个二级学科,此外还有2个专业10个领域的专业硕士获准招生。2009年,学校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1年7月通过中期检查,将在2013年前后接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检查验收。在师资队伍方面,1999年合并时专任教师只有917人,高职称教师比例为21%,其中教授只有34人。现在专任教师是1556人,高职称教师的比例占50.6%,其中教授186人。在科研工作方面,1999年合并时科研经费只有240万元,到2005年达到1254.85万元,此后每年以1000万元左右的幅度递增,去年达到6092万元。在办学条件上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校园面积从1999年的1170亩增加到2354亩,建筑面积从45万平方米增加到102万平方米,新校区建筑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图书馆藏书量从101万册增加到222万册等等。实践证明,集美大学实质性合并以来,学校获得了快速发展,嘉庚精神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
    集美大学将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教育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使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身体力行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使之真正内化为每一位集大人的优良品质,作为一生的做人准则。学校从2006年开始在全校开设《陈嘉庚精神》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建立了陈嘉庚先生铜像、陈嘉庚先生语录园等一系列教育阵地,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打造以嘉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具有集美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一年一度的“集友陈嘉庚奖学、奖教金”的评比和颁奖,激励广大师生以嘉庚精神为工作、学习的精神动力,通过清明祭扫陈嘉庚先生墓、组织义务导游团等专门活动,推动师生学习弘扬嘉庚精神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用“诚毅”校训来引导学生的做事、做人、做学问。用学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涌现出的罗明、罗扬才、郭滴人等一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用优秀校友严力宾、袁绍宏等先进事迹教育学生,大大丰富了“诚毅”校训教育的内容。广大教师自觉用“诚毅”校训要求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形成了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在集美大学的办学实践中,一直产生着巨大的育人作用,成为集美大学一代又一代师生的行为指南,激励着学子们在人生道路上孜孜以求,勇往直前。

有特色、高水平是集大始终坚持的办学方向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考察集美大学时,对集美大学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集美大学始终坚持以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始终坚持有特色、高水平的办学方向,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取得很大成绩。
    长期以来,集美大学继承陈嘉庚先生的实科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发挥航海、水产等面向海洋的传统学科及专业的优势,做大做强,形成了专业特色和优势。如今集美大学航海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水产学科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影响。学校在日常教育中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各专业根据自身需要,设置了认识实习、工程训练(含电工电子实习)、教育见习等。如航海技术专业开设船舶教学实习、GMDSS训练、雷达模拟器训练、适任证书五项评估训练;水产养殖学专业开设海藻实习、水生生物增养殖实习等。理工农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超过30%,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超过16%。
    学校十分重视实习基地建设,通过校企产学合作方式,建成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学科的科研优势和社会资源,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互动共享关系,现建有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291个。特别是学校与国内特大型航运企业——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建4—6万吨级航海实习船舶4艘,这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该方式解决航海类学生海上实习的成功范例。同时,建成了海上专业实验教学中心、水产实验场等规模大、设备先进的校内实习基地。其中海上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些年来,报考集美大学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集美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优异表现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较为严峻的形势下,集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部分专业甚至达到100%。
    集美大学坚持在高校分类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提出明确定位、狠抓内涵、做强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坚持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的办学理念,突出面向海洋,以航海、水产为重点的学科专业特色。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最核心的任务,抓思想观念的转变,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抓队伍的提升,抓学科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多科性地方大学。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1-10-28 23:40:59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