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济沧海

作者:捷平
———访上海金洹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祝应洪

     
人物名片:祝应洪,上海金洹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上海市福建商会副会长、上海市浦城商会副会长;中共浦城县驻沪党委委员。     
      上海金洹投资控股集团是一家专业化的投资型企业,主要从事投资业务,其投资领域涉及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高新技术、能源矿产、节能环保、广告传媒等领域。    
      2010年企业在进行股权改革后,成立了上海金洹投资控股集团,旗下控股或参股公司目前已发展到10家。即:金洹工程建设公司、金洹投资发展公司、金洹基金管理公司、金洹发地产开发公司、闽新贸易公司、渤海商品交易所,上海捷艺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御品堂发展有限公司等。此外,还有九星担保、新维置业、掌客信息等多家控股或参股子公司。祝应洪被誉为新一代闽商中的红色儒商和天使投资人。

     
在福建省最北端的浦城县,有一座被明朝大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怪石拿云,飞霞削翠”的风景名山浮盖山,山下有一个富庶殷实、文明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柳墩村。而在这个村里作为建设小康的许多新元素——平坦的水泥路、崭新的村小学、独树一帜的农民公园、通往家家户户的自来水、绽放光明的一盏盏路灯都和一个人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从这个山村走出去,通过自己奋斗拼搏,在上海成就大业的浦城籍实业家祝应洪。他成功之后,时时惦念着养育他成长的那方热土和曾经朝夕相处、甘苦与共的父老乡亲。村里要办大事,他出谋献策,慷慨解囊;乡亲有了困难,他想方设法,倾力相助。几年来,他仅为乡、村集体建设项目的赞助款就达48万元,而对亲友乡邻的资助接济不下200万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先后带领家乡300余人到上海、江浙打拼,共同致富。全村人都感谢他,把他出资兴建的水泥路命名为“应洪路”,并特地在村里立了碑,这可是百姓心中的丰碑呵!

初涉商海   遭遇不测
    1970年,祝应洪出生于盘亭乡柳墩村,父母都是躬耕垅亩、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妹六人中应洪排行老四,在他七、八岁时,父亲就患了一种皮肤顽疾,不断脱皮,无法到田间劳作,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到应洪1987年在盘亭中学初中毕业时,大哥已结婚,有了妻小,三哥又在部队服役,因而家中因父亲几年治病下来已债台高筑。应洪看到此情此景,尽管自已在校学习成绩优异,有深造前途,也不忍心再向家中要钱,从而放弃了继续升造的机会。从此,刚过十八岁的他就挑起了维持家庭生计的重担。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山砍柴,下地种田,这种传统的农耕模式带来的只能是微薄的收入。思前顾后,他决定去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第二年在公路边开起了汽车轮胎修理店;春笋上市时,他到各村去收购,然后卖给乡的罐头厂;接着,又办起了手工加油站,有了不菲的收入,开始显露出他的经商才干。不安于现状的他开始谋求更大的发展,1990年,他和同村的年轻人商议合伙去山东运水果到南平批发,同时集聚十多个已在福建省南平地区经营水果零售生意的乡亲,形成了一条统购、运输、批发、零售水果的产业链,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时,一次意外的事故让他血本无归,并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一天同村零售商的小孩玩耍时不慎落入闽江溺水身亡,他闻知此事,没有急着去处理刚从山东运回的水果,而是和同村所有零售商放下手中的生意,去寻找小孩尸体,待安顿好后事,回过头来处理水果时,却发现水果已全部腐烂,这可是他两年多的心血啊!
重出山门   艰难起步
    在全部积蓄毁于一旦的沉重打击面前,他的斗志和信心没有动摇,重振旗鼓,一切从零开始。他回到村里,向朋友借了5000多元,买了辆手扶拖拉机帮人家跑运输,但山区封闭,承接的活不多。有了在外贩运经营水果的经历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他志存高远,毅然决定走出大山,去开辟新的天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992年10月,他孤身一人,远赴他乡,驾驶着那辆拖拉机,开始踏上了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苦创业之旅。他来到浙江嘉善,一边没日没夜地承运土方,一边考察商机。2个多月后的1993年春节,他回家组织了10多人的拖拉机运输队伍,重新来到嘉善,开始承接土方工程项目。由于他的吃苦耐劳和诚实忠厚,深得项目建设方的信赖,他也从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施工经验。1993年上半年,他们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到处寻找工程土方和建筑垃圾运输的业务。当年夏天,来到上海松江考察,发现这里是一片投资开发的热土,不断有新的项目开工,运输队在这里大有可为。接着,他们移师上海,在松江新桥镇安营扎寨,从其它企业那里转包土方工程项目。由于他们施工认真,每项工程都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给许多大工程老板留下了好印象,影响日益扩大,渐渐地,由原来的找活干转为别人找上门来要他干,1994年初开始,当地政府部门和一些企业纷纷给项目。由于业务量大增,他开始租用车辆和挖掘机等施工所需的大型设备,施工队伍也不断壮大。这期间,施工队伍与在沪的“台湾特建公司”多次合作,得到他们的信任和好评,他们把其在长三角地区的所有市政工程全都发包给祝应洪的施工队。通过不懈努力,祝应洪的创业团队终于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上海滩站稳了脚跟。
大展宏图   迅速崛起
    处于大开放大发展时期的上海为祝应洪提供了驰骋纵横、施展才干的大舞台,创造了绝好的发展机遇,祝应洪率领的团队在热火朝天、日新月异的建设工地发奋图强、不懈努力,在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和智慧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磨砺和锻打,不断走向成熟和发展。他们所承接工程的规模不断壮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由一般的土方工程、下水道、排污、筑路、桥梁等市政工程到现如今的房地产开发、园林景观、建筑装饰、建筑工程、实业投资和服务、贸易等;机械设备不断升级,从原有的手扶拖拉机发展到现有的运土车、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地域不断延伸拓展,从上海发展到江苏昆山、淮安、启东、南京和浙江杭州等地。据了解,从1995年以后,祝应洪每3—5年都要制订一个团队发展目标规划,并为之努力和奋斗。1998年,他们在承包土方工程的同时,开始转入基础设施建设,承建新桥、九亭、洞泾等地的路桥工程和松江出口加工区的配套工程;2001年,祝应洪成立上海闽新贸易公司,任董事长,公司经营建材,每年贸易额约三千万元;2004年以BT全垫资模式参与江苏昆山沿沪产业带开发区市政工程建设;2006年成立了上海松江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任总经理等职,以同样BT模式投资建设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2007在江苏淮安注册成立新维房产置业有限公司,开始在淮安经营房地产开发,并于2008年3月注资2000万元正式组建上海金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在江苏淮安地区,全垫资代建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正在筹建的有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商住房开发项目;2008年,祝应洪还先后加盟九闽典当行和闵行九星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这两个金融公司的董事。如今,祝应洪的创业团队已发展到200多人,其属下有一个强大精干的施工队伍,配置挖掘机32台、推土机12台、压路机7台、运土车61辆。每年建设项目生产总值达1亿多元、安排劳动就业300多人,上交税收500多万元。祝应洪在他所涉足的领域和经营的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骄人的业绩,显现出他非凡的经商理念和管理才能以及驾驭机遇的特质,成为浦城在沪企业家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王者风范   儒商情怀
    祝应洪在事业上成功了,但他仍保持着谦和大度、平易近人的本色,他为人正派,广交朋友,诚信待人。他仍保持低调,不事张扬。他富有了,但始终不忘家乡,不忘那些还处在贫困线上的乡亲,把他们一批一批地带出来,和自己共同发展。如今,在这200多位老乡中,百分之八十的人在上海购房置业,百分之三十的人拥有了自己的小车。祝应洪成了他们心目中的恩人和偶像,而他也和从前一样,一如既往、一往情深地呵护着他们。他们在吃住、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有了困难,乃至夫妻吵架都会找上门来,而祝应洪总是责无旁贷,伸出援手、倾心相助。
    祝应洪事业有成了,但他的胸怀更宽广了,视野也更开阔了,他对国家、社会,对家乡和广大旅沪乡亲的关注度和责任感也更加强烈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松江区和浦城上海商会的第一波赈灾活动中,他带头捐出了10万元。 2007年9月,在浦城上海商会换届会议上,他被选为新一届商会副会长,他尽职尽责,急会员之所急,想会员之所想,在商会内积极建言献策,为新一届商会开拓新局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2008年11月,他又当选上海福建商会第八届副会长,站在了履行社会职责更高的起点上。与此同时,在中共浦城县驻上海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驻沪党委委员,并兼任松江党支部书记,他在金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起党员活动室,使17名在沪流动党员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年轻时由于家庭贫寒没能继续读书,一直是他平生的一大遗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更深切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在置身商界后,他立志要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讲科学、懂管理的儒商,要创造一个诚信、和谐、开拓、创新的文明商圈。尽管重任在身,商务繁忙,他始终没有放弃文化的学习和业务的进修,他先后完成了上海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上海美国西海岸EMBA硕士学位的攻读。他曾说过:创业中最大的困难是寻找新的项目、追求卓越的品牌、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而所有这些又取决于人才的培养,管理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他不仅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且十分重视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从2008年年初开始,他组织公司全体员工,分门别类地参加中华企业人才培训学院和聚成资讯集团上海分公司举办的企业管理讲座培训班的培训学习,以期打造一流的创业团队。在企业管理上,他不断追求科学、规范、完美,努力朝着现代企业的目标迈进,他对员工既关心体贴又严格要求,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因而他在员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成功者的哲学是不懈追求,勇往直前。祝应洪在创业征途中,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到达一个个胜利的高地。他从不满足现状,固步自封,而是把眼光注视在一个个新的发展目标上。如今,他的事业蒸蒸蒸日上,但他没有自我陶醉,一个新的三年发展计划已经成竹在胸——三年内他要组建起“金洹集团”,将其打造成一个知名的企业品牌。谈到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他的回答是:“做好自己的每一天!”是的,我们知道,他的每一天,目光都是坚定的,脚步都是坚实的,而成功的希望就在每天的脚步下延伸。

新闻来源:财富海西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1-08-08 00:25:55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