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 市场化 人文化 国际化

作者:闽水 振栋
———武夷山职业学院进行曲

    “作为闽北人,闽北的女儿,我一直深深的眷念着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投资教育、感恩社会、回报家乡、让更多的孩子成功、成才,这是我大学毕业以后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心愿和梦想。”怀着这样一颗赤诚之心,福建省金悦集团董事长、福建省第十届优秀企业家、厦门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南平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闽北籍台商邹琍琼女士回到魂牵梦萦的闽北,投资数亿元,创办了武夷山职业学院,实现了闽西北山区民办高职院校的零的突破,从此给生机勃勃、绿色满城、人文底蕴十分深厚的武夷山增添了更多的书香,谱写了一曲“专业化、市场化、人文化、国际化”办学的辉煌乐章。
 
专业化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武夷山。武夷山风光无限,人文底蕴深厚,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有着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柳永文化、山水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武夷山职业学院就沐浴在这样自然清新、书香飘溢的和风之中,散发着闽越文化墨香,承接朱熹、柳永、李纲等风流才子、学界泰斗的精神风骨,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哺育并温暖着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专业化办学必须以良好的办学条件为基础。武夷山职业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高职院校。学院占地面积500多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花园式的校园宁静优美,学生公寓宽敞明亮,各种设备齐全,配套完整的后勤保障设施为同学们构筑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大家园,成为青年学子求学上进的理想之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质量日益提升。学院以“格物致知,明德尚行”为校训,以“立足武夷,面向两岸,服务海西,辐射全国,全力打造一流高职院校”为办学理念,2009年,学院被国家评为“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目前,学院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讲师及“双师素质型”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并依托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雄厚的师资力量,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及港台地区的教育行业和企业精英前来授课。
    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是武夷山职业学院培养学生的一大方法。武夷山让人惊艳,盛产的武夷山大红袍更是誉满全球。这里有十多万亩茶山茶园,一千多家高中档酒店,百余处迷人的古迹景点吸引了每年六百多万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让学子们在专业学习与实训活动中左右逢源,满载而归。
 
市场化
 
    社会是学生质量的试金石。武夷山职业学院始终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始终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为社会输送有用之人。学院紧紧依托武夷山当地丰富的茶与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以旅游和茶叶为主的特色专业,继而带动语言类、工科类、商业类等专业共同发展,创新现代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理念。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企合作,已建立了四十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创建并实施工学结合、模块化教学的办学模式。
    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学院积极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制度,努力实行“双证式”管理,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学历证书,还要取得计算机、英语、导游、茶艺、中级厨师等多种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学院现有计算机、网络中心、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茶艺室、烹饪实训室、酒店客房等各专业的实验实训场所和鉴定中心,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同时,学院还千方百计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已与全国众多的大中型企业、台企签订了就业协议,毕业生的就业通道越来越宽广。许多学生毕业时感慨说,在沉默与清醒中前行,在信任与期许中成长,在奉献与回报中书写我们的成长史。在励志与感恩中我们都将成为武夷山职业学院的合格毕业生,成为一个尽心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有用人才。
 
人文化
 
    武夷山风景秀丽,人文精神更是源远流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为武夷山职业学院的校园人文精神塑造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经常组织学生到武夷山周边各处的文化古迹参观学习,陶冶情操。学院还建设了大型文艺活动场所、图书馆、体育场、学术报告厅等,还组织了数十个书画社、乐器队、艺术团、体育协会、环保协会、自律会等学生社团组织,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为学生适应市场竞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中国茶文化之乡,又是闽越文化的发源地。这里茶香和墨香交织在一起,儒家文化和道家智慧交相辉映,在这样的氛围中,武夷山职业学院自然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人文精神也就充满了学院的各个角落,学生渐渐具备了积极向上、拼搏奋斗、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人文气质。
    学校管理方面都很不错,各种制度都在不断完善中,特别是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一位学生干部这样告诉记者。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这方奇山圣水之中,每个学生的灵魂都得以净化,心灵得到纯化,境界都在提升,梦想都在激情起航。
 
国际化
 
    开阔的视野必将成就无限的发展空间。武夷山职业学院始终用国际化的思维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其学术姻缘横跨台海纵横两岸三地和欧美的大专院校。
    学院建设以来,坚持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先行先试的办学特色。坚持立足武夷、面向两岸、服务海西的办学方向,努力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办学初期,学院就全面导入和引进台湾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教学经验,深入研究,合理借鉴,全面导入台湾高职教育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推行“三明治”式(边教、边学、边做)的模块教学,周密制定高规格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学工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建立了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时聘请台湾东方技术学院董事长李福登博士为名誉院长、台湾高雄餐旅学院董事长蔡清渊先生为高级顾问。学校还先后与台湾的北台湾科技学院、吴凤技术学院、南荣技术学院、美和技术学院等院校结为兄弟院校;并就院校间专业嫁接、课程设置、师资互派、教材互用、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合作,为学术交流与师生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如今,两岸师生互派交流学习已达50多人次,为进一步的闽台合作架设了坚实的桥梁。
    2009年学院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先行先试校”、“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首个培训基地校” ,并更加明确了学院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六个一”的办学要求。具体要求学院每个专业要有一名具有企业实践经验、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每个专业要有一个校内和企业共享的实训实践基地;每个专业要有一个中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站;每个专业要有一个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企业;每个专业都要有与台湾合作、院校对接的意向项目。
    武夷山职业学院的陈院长信心百倍地说,我们武夷山职业学院秉承朱熹在武夷山办学的优良传统,确立“格物致知,明德尚行”为我们的校训,在新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高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办学理念,培养一批上岗即上手,毕业即就业的应用型合格人才。
    “专业化、市场化、人文化、国际化”的办学特色,让学院和创办人邹琍琼女士一次又一次登上了荣誉的殿堂。学院先后被国家评为“文明学校”、“中国十佳民办大学”; 邹琍琼董事长荣获2009年“中国民办教育卓越成就奖”、“2009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等称号。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武夷山职业学院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朝着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方向阔步前进。

新闻来源:财富海西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1-07-05 12:41:22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