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联生 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龙誉
———记“全国十大杰出村官”章联生

    身为西安村党支部书记,章联生在20多年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科学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原来贫穷落后的西安村由穷变富,由后进走向先进,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一面旗帜。章联生个人也先后被授予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1年当选为省第七次党代会代表,2003年1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被授予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杰出村官,2008年1月再次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60周年国庆大典上,章联生光荣地受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台;最近还被全国村社理事会聘为“全国大学生村官导师”。
    1987年,章联生应广大村民的真挚期望,毅然辞去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之后,坚持“建核心、抓中心、聚民心”,建设了一支务实团结、开拓进取、廉洁高效的村领导班子;大力发展以商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做到让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村民,使发展的成果让村民共享。如今西安村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扶残助残、勤俭自强已蔚然成风,辖区安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呈现一派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章联生在出色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作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始终出色地履行代表的权利、责任、义务。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章联生的建议、议案和发言,在福建代表团中不但数量较多,且质量较高,多次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纳,并受到中央领导和省领导的高度赞扬,也成为中央媒体和境外媒体报道的焦点之一。
    章联生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十大杰出村官”。
    新罗区西城街道西安村地处龙岩中心城区的西部,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10亩,山坡地306亩,林地2318亩,现有25个村民小组,1227户、3150人。
    2006年以来,在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全国十大杰出村官、村党支部书记章联生的带领下,村两委坚持“建核心、抓中心、聚民心”的特色发展思路,先行先试,创新创优,实践实干,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村集体收入达1100万元,1990年至2008年连续19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名列闽西村级之首,被誉为“闽西第一村”。并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示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中国特色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3项全国先进荣誉称号,荣获省首批明星村、省十好明星村、省平安家庭示范村、省扶残助残先进村等27项全省先进荣誉称号。

建核心,念好“十三字”经,实行民主管理

    抓队伍。两年来,村两委紧紧围绕班子自身建设做文章,以争创“五好”党支部为标准,健全学习制度,提高党员先进性意识。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用“铜头(敢于碰硬,碰到问题不退缩)”,“铁嘴(敢于并善于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橡皮肚(有能伸能缩的肚量和宽广的胸怀)”,“飞毛腿(勤于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处事要有“方(原则性)、圆(灵活机动性)、度(度量性)”这“十三字”经来选拔任用和严格要求村干部,确定和巩固了党支部在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重民主。重视《村民代表职权及议事规则》、《村委会干部守则》、《村委会班子议事规则》、《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通过强有力的措施规范、约束党员干部的言行,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实现上班“机关化”、管理“企业化”、决策“民主化”、办事“公开化”。建立健全了村民主管理机构和村规民约,实行民主管理。

抓中心,发展“街头”经济,创新帮扶致富路

    谋发展。勤劳的西安人紧紧扭住经济发展不放松,大力发展以商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努力探索贸、工、农并举的复合型经济发展路子,集体经济呈现活跃繁荣的良好局面。同时立足实际,提出“依托城区,集体开发管理,个人承租经营,搞活商贸,繁荣三产,壮大实力”的经济发展思路。开辟形成具有闽粤赣边界特色的商贸走廊;采取独资、合作、合资、联营等形式,创办了13家村办企业;兴建了三大贸易市场;引进了2家总投资超2000万元的外资企业;开辟创办了东宝渠工业小区,吸引10多家企业落户。现西安村共拥有各类工商企业和经营实体280多家。
    找出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针对耕地日趋减少的现状,村两委积极引导、鼓励扶持有实力的农户带技术、带资金走出去,以租赁、承包土地的形式,到规划区外发展种养业,兴办农业综合开发实体。在绝大多数村民实现宽裕型小康的同时,不忘少数贫困群众,把本村年纪较轻、有种养技术、经营本领的党员、干部组织起来和贫困户、困难户结对子挂钩帮扶,帮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共同致富。

聚民心,坚持以民为本,积极改善民生

    实施惠民政策。坚持以民为本,建立“三十三金”激励措施,与精神文明工作挂钩。村里每年拨出180万元,专款设立了尊敬老人福利金、村民遵纪守法金、教育事业保证金、孝顺父母奖励金、病故家属慰问金、村干实行保险金、残疾人员补助金、老党员和老干部享受金、烈属和军属优待金、独生子女照顾金、考入大学奖励金、残疾人员补助金、特困村民补助金、特殊贡献奖励金、村干遗孀享受金、现役军人奖励金、见义勇为奖励金、退岗主干享受金、天灾人祸救济金、“110”队员保险金等33种奖励或补助基金,俗称“三十三金”。使全村群众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都能共享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成果。
    优化人居环境。西安村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努力为群众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美化、文明的“家园”。近年来,为37户住房困难群众建设了西安农民新村;兴建了闽西村级第一楼——西安村服务大楼、闽西村级第一园——西安中心幼儿园。加大村卫生环境整治力度,目前辖区绿化面积达到28%,全村实现“六化”,即主道路面水泥化、村民饮水标准化、办公条件现代化、辖区空间绿地化、村民住宅楼房化、休闲健身广场化。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如今,西安人正紧锣密鼓地实施新的发展工程,西安村必将乘着海西建设的东风,以新的姿态,实现新的飞跃。

西安村国家级荣誉榜

    1997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示范村(全国100个);1999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全国100个);1999年,西安村调委会荣获全国先进调委会;2003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100个);2003年,荣获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2004年,西安村计生协会荣获全国先进计生协会;200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2005年,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5年,被授予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西安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被授予中国特色村;2007年,跻身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第277位;2008年,被授予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村。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10-30 16:47:12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