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仙钰 造就亿元村神话的村官

作者:林海峰 陈静

    今年52岁的林仙钰,莆田石城村的党总支书记。30年来的村官生涯,他带领这个村的六千多村民发家创富。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全村有800人在国外务工,年创汇收入超过4000万元;由他牵头村民参股的鲍鱼养殖、船务货运两大行业,年净利润超6000万元;全村人的年收入将近1.2亿元……

经典回顾 带村民参股养鲍鱼

    石城村是莆田最东边的沿海渔村。林仙钰是该村党总支书记,下管三个党支部,一个支部负责水产产业,一个支部负责船务运输,最后一个支部则负责林务工作。“这种架构非常少见,显示这个村已走向了经济联合体,林仙钰是总领军人物”,秀屿区政府一位官员对记者说。
    全民参股投产鲍鱼是林仙钰最大的一笔“赌博”。10月上旬,记者通过多种关系才约访到他。他说,1999年,他想在村里的外海围垦,让村民搞鱼类养殖。他去了新加坡几次,找了一直扶持村民去海外打工的林氏家族商谈。很快,林氏家族就出资3000万元回村建围垦工程。
    工程开工后,市场上的鱼类养殖业行情低落。林仙钰就四处找专家咨询。2000年,石城村开始了鲍鱼养殖的第一步,由村里出资50万元,先搞近海散养、沉箱海底养殖等试验。可成活率都很低,结果亏了30万元。2001年,经专家多次论证改良养殖模式后,他个人出资30万元,“逼”村里的有钱人凑了80万元,再次搞试验。2002年收成后,赚了100万元。
    这次的“翻盘”,让全村人看到了希望。2003年底,一场波及全村的“疯狂”参股上演了,村民参股了1000万元,在围垦区内养殖鲍鱼。村干部下海了、妇女下海了、海外打工的男人回来了,“就跟过去的生产队出工一样,大家都晒成了‘黑人’”,次年收成后,就赚了1500万元。
    全村人信心爆棚,大家把赚到的钱全投进去扩大规模,不少村民甚至借钱参股。2004年的投资额达到了4000万元。然而,受病害影响,鲍鱼成活率不到35%,村民失望了。
    有的村民因此退缩,要求退股。“这是最艰难的时候,我几乎都呆在村部,安抚村民,把全国最权威的养殖专家请过来,包机带村民到山东考察等等。”为了控制风险,2005年和2006年,投资额只有小幅增长,养殖技术则大幅改良。他说,2005年投下的鲍鱼苗,今年收成了,成活率高达70%以上,利润是150%,这回大家乐了;而2006年投产的鲍鱼苗一个月前已顺利从山东避暑回来,在石城过冬后,明年收成的成活率至少是75%,又可以大赚一笔了,产值至少1.2亿元。
    林仙钰说,这笔“赌博”挣的钱终于可以落入村民口袋了。“因为海域面积有限,也面临污染风险,现已缩减规模,让村民把钱投入已初具规模的船务运输行业。”目前,由村民参股投资1个多亿元购买的三艘货轮已陆续运营,“风险小,回报率高达30%~50%,两年后,全村会再出现50个百万富翁”,一贯低调的林仙钰,这一次显得非常乐观。

■创业历程 四条农村创富的独门经验

    作为莆田沿海的贫穷渔村,石城村这十年来的变化太大了。现在已是全省的明星村,村民几乎都盖起了小洋楼,四通八达的水泥村道、大型卫生保洁队、年年兴办的劳工村民英语班、造村级公墓成为当地殡葬改革的第一村……
    很难想象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林仙钰,能提出大量搞活农村经济的创新经验,闯出一条农村致富的新模式。
    首先是采取股份制。在鲍鱼养殖时,他抛开了统一经营,而是由参股村民选举出36个大股东。所有的事,大家参股,大家都有发言权,一起投票决策、一起监督经营管理,“花的钱、挣的钱都是自己的,所以大家都很负责任”。
    其次是成立了“村合作社”,目前已筹资3000万元,用来扶持村里的产业。存借仅限于本村人,村民有剩钱可以投进去拿固定分红,而村民养殖鲍鱼、参股船务运输,资金不足,可以向“合作社”借。
    第三是“人尽其才”。鲍鱼养殖时,他把一些在外务工的海员请回国,“他们常年在海上,有经验能吃苦”;船务运输的经营班子,他也选了村里的一些老船长。这些人在韩国、上海都是船长,熟悉海运行情和造船监督,不会被人蒙,参股的村民也放心。
    第四是“信息流”和“外脑”。以鲍鱼养殖为例,他到各地请了大量专家,“有的来一次要花几万元,但我们不心疼,专家带来了技术和大量的市场信息”。另外,即使再忙,林仙钰还坚持着每天读报和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关于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政策摸得很透,看得很准。
“这些摸索出来的经验,就是他带村民创富的绝招”,秀屿区政府的一位官员评价说。

■人物脸谱

    林仙钰,1955年出生,莆田市埭头镇人。莆田市人大代表、埭头镇石城村总支书、谊来(莆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谊来(福建)鲍鱼制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莆田市石城水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莆田市石城海运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语录
 
    带村民致富一定要考虑风险,否则一个人错,全村人就跟着错。跟上市企业比,我比不过,但我知足,村民们富了,老远就跟我打招呼,尊敬我,我这村官就当得有价值了。

新闻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8-05-15 14:04:18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